文档详情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十三章__收入和利润.ppt

发布:2020-02-12约4.57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一)利润的结转 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 1.收入类:借:主营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2.支出类: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 3.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二)利润的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4.转作股本的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期末余额代表企业尚未指定用途的利润或者亏损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会计利润、应税利润 会计利润 应税利润 第三节 所得税 (二)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额、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确认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框架 借:所得税 借或贷: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应交税费 (三)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 二、计税基础的进一步解释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概念: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台设备成本为100 000元,已提折旧40 000元(已在当年和以前期间抵扣),剩余成本将在未来期间予以抵扣。使用该设备产生的收入以及处置该设备产生的利得都是应税的。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为60 000元。 一台设备成本为60 000元,期末计提减值准备10 000元。剩余成本将在未来期间予以抵扣。使用该设备产生的收入以及处置该设备产生的利得都是应税的。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为60 000元。 例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概念: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 流动负债包括账面金额为10 000元的应计费用。计税时,相关的费用将以收付实现制予以抵扣。该应计费用的计税基础是零。 (如与保修费用相关的预计负债) 确认负债时: 借:销售费用 10 000 贷:预计负债 10 000 偿还负债时: 借:预计负债 10 000 贷:现金等 10 000 例1 流动负债包括账面金额为10 000元的预收货款。如果相关的销售收入按收付实现制征税。则该预收货款的计税基础是零。 预收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预收账款 10 000 销售商品时: 借:预收账款 10 000 贷:营业收入 10 000 例2 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三章 收入和利润 第一节 收入 第二节 利润 第三节 所得税 目 录 一、收入及其分类 (一)收入的概念与特征 含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第一节 收入 特征: 1.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 2.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不包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 (二)收入的分类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销售商品的一般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销售商品的业务,在同时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5个条件时 主营业务收入 ××× ××× 其他业务收入 ××× ××× 银行存款 ××× ××× 应收账款 ××× ××× 应收票据 ××× ×××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 同时或在资产负债表日 在销售商品的同时或在资产负债表日 库存商品 ××× ××× 原材料 ××× ××× 主营业务成本 ××× ××× 其他业务成本 ××× ××× 应交税费 ——应交消费税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 如果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尚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