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画概论第三章.ppt

发布:2025-05-22约4.3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画概论隋j津云主编第三章中、美、日动画的艺术特征第一节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学习目标:通过介绍中、美、日三国动画的艺术特征,使学生了解当今动画艺术的发展情况,从而对今后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学习重点:动画艺术特征的形成结合了各国本土文化和政治、经济特点以及当时的文化艺术思潮,更有动画艺术家个人的成长经历及个性艺术追求。因此,要分析一个国家动画的艺术特征,应了解该国的动画发展史以及创作者的生平经历。第一节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一、主题与内容中国动画的创作者力图将中国文化的气质、内涵融进动画形式中。在主题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学观念,即用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来阐述哲理化的主题;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民族化的故事、民族化的情节。二、中国风格的叙事方式动画电影是绘画与电影结合的艺术。从我国动画电影的整体来看,其美术思维大大胜于动画电影思维,也就是我国的动画电影偏重于将绘画语言作为动画表现的主体,电影语言则退到了次要位置,动画艺术表现为绘画艺术的“动画化”。三、对民族绘画形式与民间工艺美术形式的追求、探索、借鉴我国许多动画电影家出身于“美术行伍”,传统绘画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中国丰厚的绘画遗产为动画的“民族化”提供了纷繁多样的美术风格,因此对民族艺术形式的挖掘和利用便体现在动画创作的方方面面。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不断涌现,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是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的水墨动画。《山水情》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把中国画的形、神、气、物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类型。纵观中国动画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经过了动画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形式的挖掘和利用,中国动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程式化中国动画最独特的标志就是受绘画和戏曲的影响而形成的程式化风格。这种标志在《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骄傲的将军》等影片中得到完满的体现。(二)意象化意象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线条的意象化,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影片中线条的表现;②动作的意象化,如《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影片中对动作的处理;③情境的意象化,如《牧笛》、《山水情》等影片中对情境的刻画。第一节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图3-1《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三)教化性“寓教于乐”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鲜明特征。将尽可能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是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艺术家的艺术追求。相对于国外动画强大的娱乐功能,中国动画没有重视本身的娱乐性,而是将重点放在教育功能上,即重结局而不重过程,忽略了娱乐的过程,这使中国动画的“乐”显得有些沉重。以上的风格特征表明中国动画艺术既不是一种纯粹的主流动画,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实验动画,而是将两者混合起来的一种风格样式。第一节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一、早期及中期在这一时期,迪士尼的动画以表现绘画的动作为影片的主体。(一)主题简单迪士尼动画的主题通常是简单的善与恶、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冲突。矛盾的解决是靠神仙的帮助或奇迹的出现。(二)故事简单迪士尼动画的故事内容往往是用几乎公式化又过于滥情的手法改编而成的童话或寓言,故事简单,没有复杂的情节。(三)动物充当主角迪士尼动画的角色以动物为主,而且是柔体的、没有关节的动物;角色造型全是曲线,身体大多由圆球、圆柱等构成;角色动作强调惯性和弹性,在运动方式上是曲线运动,以弧线和“S”形运动为主;在快动作的绘制中,预备动作和动作过头手法相当成熟,速度线的运用也很普遍,并且主体动作的附属动作——尾随运动也做得很充分。(四)不同的人物和动物造型迪士尼动画的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大多很少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多做大幅度的夸张,如大头、大眼、大手、大脚。(五)手法自由迪士尼动画没有好莱坞式的剧作法和视听语言的束缚,情节简单,镜头语言单一,运动镜头运用较少,背景设计不如角色重要。第二节美国动画的创作特征(六)重视音乐效果迪士尼动画用声音来渲染、表现人物的动作。(七)制作方式以平面二维动画为主迪士尼动画大量采用手绘胶片动画和纸面动画的生产工艺流程。二、近期(一)主题趋于现实动画主题不再强调矛盾的解决是靠神仙的帮助或奇迹的出现,更注重平民性,更接近于平民,如平民身边的英雄人物《虫虫特工队》(见图3-2)、《花木兰》(见图3-3),有缺点的英雄人物《怪物公司2》(见图3-4)等。加强了故事的原创性,不再是简单的改编和借鉴。(二)造型出现了直线和拐角主角人物的动作不再保留经典的曲线运动和弹性变形样式,甚至惯性和附属动作都比以前少得多。经典的运动样式只在作为陪衬的动物身上保留。(三)视听语言和剧作逐渐成熟,具备了好莱坞式的戏剧结构镜头突现复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