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docx

发布:2025-05-23约1.7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0目的

为了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测量与评价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及持续改进而制定。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3.0术语和定义

4.0职责与权限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统计分析。

业务部负责客户反馈、准时交货率的统计分析。

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统计分析。

责任部门负责不良趋势的预防,并采取措施。

5.0程序内容

5.1数据收集的范围

5.1.1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

a.质量记录。

b.产品不合格的信息。

c.顾客反馈。

5.1.2与运作能力有关的数据。

a.过程测量和监控的信息。

b.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

c.管理评审。

d.交期。

5.2收集数据的方式

a.质量记录

b.交谈

c.调查

5.3统计技术(方法)的分类

5.3.1统计报表

5.3.2QC手法

a.分层法b.直方图c.因果图d.查检表

e.散布图f.管制图g.柏拉图

5.4顾客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5.4.1业务部定期每年适时发出《客户调查表》,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测量。

5.4.2业务部对发出的《客户调查表》的总份数及回收的份数作出统计。

5.4.3回收份数超过90%(含)时,方为有效数据。

5.4.4依据客户回传的内容进行统计,统计出客户对本司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满意程度的百分比,并记录于《客户调查统计表》

即产品质量满意度=×100%

服务质量满意度=×100%

A表示:满意的客户的数量

B表示:调查表外发的总份数。

5.4.5满意度在90%以下,业务部应会同品质部及其它相关部门进行检讨,并采取预防措施,记录于《预防措施报告》。

5.5顾客抱怨的统计、分析

5.5.1品质部应定期每月对顾客抱怨批次进行统计分析。

5.5.2统计输出:

a.抱怨总批次率

b.抱怨的主要产品所占的比例。

c.抱怨的主要问题所占的比例。

5.5.3统计方式:

a.利用《顾客抱怨分析统计表》,得出:

b.抱怨总批次率=×100%

c.抱怨的主要产品及主要问题点的占的比例,利用柏拉图统计分析。

d.依据统计的结果,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5.6供应商产品质量、准时交货率的统计分析

5.6.1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的统计分析

5.6.1.1品质部每月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进行统计。

5.6.1.2统计输出内容:来料合格率及评分。

5.6.1.3统计方法:利用《供应商来料质量统计表》得出:

来料合格率=×100%

品质得分=(1-)×60%

上述结果记录于《供应商表现评估表》。

5.6.2供应商准时交货率的统计

5.6.2.1采购部每月对供应商的交期情况作统计。

5.6.2.2统计输出内容:a.准时交货率b.评分

5.6.2.3统计方式:利用《采购一览表》统计,得出:

准时交货率=×100%

并将结果记录于《供应商表现评估表》。

5.6.3供应商配合度

采购部每月对供应商的配合度情况进行评价,并按如下方式评分。

配合度评价

很好

比较好

一般

极差

得分

10

8

6

2

0

5.7制程统计分析

5.7.1品质部每月上旬对IPQC检查批次进行统计。

5.7.2统计输出内容:

a.IPQC检查合格批次率。

b.IPQC检查不合格批次率。

5.7.3统计方式:利用《IPQC检查统计表》得出:

IPQC检查合格批次率=×100%

5.8OQC检查统计、分析。

5.8.1品质部OQC应每月上旬对上月OQC检查批次进行统计.

5.8.2统计输出内容:

a.OQC检查合格批次率

5.8.3统计方式:利用《OQC检查统计表》得出:

OQC检查合格批次率=×100%

5.9准时交货率的统计、分析

5.9.1业务部每月依据《出货记录一览表》,统计出准时交货的批次、及总交货批次.记录于《纳期统计表》。

5.9.2统计输出内容及方式:

准时交货率=×100%

5.10统计结果

5.10.1顾客满意度的统计结果依5.4.5执行.

5.10.2将统计的结果对比每月目标值,未达成目标时,则利用因果图、柏拉图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及原因,并依《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11上述统计结果,均需予以妥善保存,以作为制订每年度质量目标或供应商评审的依据。

6.0相关文件

6.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2《预防措施报告》

6.3《客户调查统计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