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教案 项目8 婴幼儿常见皮肤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docx
PAGE6
PAGE6
PAGE7
PAGE7
《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教案
课题
项目八婴幼儿常见皮肤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婴幼儿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的概念、病因。
熟悉婴幼儿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的主要表现。
掌握婴幼儿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的预防措施,以及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患儿的照护要点。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婴幼儿的日常表现,正确识别婴幼儿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
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的发生。
能够为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患儿提供科学照护。
素质目标:
崇德向善、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己守护婴幼儿健康的职责和使命。
与时俱进,培养执着专注、科学严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婴幼儿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的概念、病因与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湿疹、痱子、荨麻疹和尿布皮炎的发生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新课预热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讲述婴幼儿皮肤疾病对健康构成的严重威胁,倡导学习了解婴幼儿常见皮肤疾病的识别方法,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照护要点,从而全面保障婴幼儿的皮肤健康,确保其茁壮成长。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任务一
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湿疹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欢欢出现湿疹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什么是湿疹?导致婴幼儿发生湿疹的原因有哪些?张老师应如何照护生病的欢欢?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
一、婴幼儿湿疹的识别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涉及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易反复发作。
(一)病因
1.内部因素
疾病、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等与婴幼儿湿疹的发生有关。
2.外部因素
食物、花粉、动物毛屑、生活环境和化学物质等,均可诱发婴幼儿湿疹。
(二)主要表现
1.急性湿疹的主要表现
急性湿疹的皮损常对称分布,并呈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边界不清。患儿自觉皮损处瘙痒剧烈,皮损处也常因患儿搔抓或摩擦而形成点状糜烂面,并伴有明显浆液性渗出。皮损处若继发感染,会形成脓疱、脓痂,甚至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
2.亚急性湿疹的主要表现
亚急性湿疹常由急性湿疹症状减轻或不适当处理后,病程迁延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皮损处红肿,呈暗红色,表面轻度浸润;皮损上仍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并伴有少许鳞屑;患儿自觉皮损处仍瘙痒剧烈。
3.慢性湿疹的主要表现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因持续、轻微的病因刺激而初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皮损呈暗红色,有浸润性,上有丘疹及鳞屑;皮损处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并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损处阵发性瘙痒,发作时患儿自觉瘙痒剧烈。
二、婴幼儿湿疹的预防
(一)合理安排饮食
(二)重视环境管理
(三)选择合适用物
(四)加强日常管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为婴幼儿涂抹润肤剂有什么作用?
(2)选购婴幼儿润肤剂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讨论
三、湿疹患儿的照护
(一)加强日常照护
(二)开展心理照护
(三)规范使用药物
【教师】讲解皮肤疾病外用药剂型的选用原则(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
(四)密切观察病情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任务实施
【教师】布置课后活动“制作婴幼儿湿疹科普海报”(详见课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述活动背景,制作婴幼儿湿疹科普海报,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3~5人。
(2)根据所学知识,查询相关资料,组内讨论海报内容。
(3)组内讨论、确定海报形式,要求图文结合、形式新颖、美观大方。
(4)海报制作完成后在班内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和任课教师给出修改建议。
【学生】完成案例分析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章的要点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任务二
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痱子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小明捂出痱子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张老师的推测是否合理?针对小明的这一情况,张老师应如何做?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