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胸部损伤.pptx
外科护理胸部损伤汇报人:文小库2025-05-14
目录CATALOGUE02损伤分类与评估03急救处理流程04围手术期护理05并发症防治策略06康复与健康教育01胸部损伤概述
01胸部损伤概述PART
定义与病理机制01定义胸部损伤是指因机械力(如撞击、挤压、刀刺等)导致的胸部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02病理机制胸部损伤可能涉及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血气胸、心包填塞、心脏压塞、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病理改变。
常见损伤类型如肋骨骨折、肺挫伤、心脏挫伤等。闭合性损伤如穿透伤、贯通伤、刺伤等,易导致胸腔与外界相通,引起气胸、血胸等。开放性损伤如皮肤、肌肉、筋膜等组织的损伤,可伴有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胸壁软组织损伤
临床危害分级重度损伤涉及心脏、大血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可迅速导致循环、呼吸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03涉及胸腔内器官的损伤,如气胸、血胸等,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处理。02中度损伤轻度损伤仅涉及胸壁软组织或肋骨骨折,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一般无生命危险。01
02损伤分类与评估PART
闭合性损伤皮肤表面完好无损,但可能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如挫伤、血肿等。开放性损伤皮肤破损,伤口与外界相通,易感染,如切割伤、撕裂伤、刺伤等。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
生命体征监测要点呼吸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01循环监测心率、血压、脉搏等,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02神经系统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判断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03
影像学检查标准可判断骨折、气胸等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X线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胸部损伤的范围、程度,尤其对于隐匿性损伤有重要意义。CT检查可用于评估胸壁、心脏、肺部等损伤情况,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超声检查
03急救处理流程PART
现场急救原则优先处理呼吸道控制出血紧急处理伤口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维持通气功能。对于开放性胸部伤口,应迅速封闭伤口,减少气体进入胸腔,避免气胸或血胸的进一步加重。对于出血性胸部损伤,应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填塞等,防止休克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呼吸道紧急管理迅速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给予患者高浓度、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缓解缺氧症状。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在紧急情况下,如喉头水肿、颈部血肿等,需立即进行气管切开,确保呼吸道通畅。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气胸引流对于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应尽早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以排除气体、促进肺复张。血胸引流对于进行性出血的血胸,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除积血、减轻胸腔压力。脓胸引流对于脓胸患者,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除脓液、促进恢复。胸部手术后引流胸部手术后,为排除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促进术后恢复,常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指征
04围手术期护理PART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告知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肺功能等,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前禁食、禁饮,备皮、备血,准备手术器械和手术室。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制定疼痛管理计划,采取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术前准备事项病人教育术前检查术前准备疼痛管理
术中配合要点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麻醉配合正确传递手术器械,确保手术进程顺利进行。手术器械传递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量、心电图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中监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区域无污染。保持手术区域无菌
术后苏醒期监护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伤口护理活动与饮食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平稳。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继续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时采取疼痛缓解措施,保证患者舒适度。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制定科学的活动和饮食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05并发症防治策略PART
肺部感染预防措施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采用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等方式,保持呼吸道湿润,降低痰液黏稠度。根据患者病情和痰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进行吸痰、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清洁与湿化抗生素应用严格无菌操作
血气胸动态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腔引流护理对于血气胸量较大的患者,需及时放置胸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观察胸部体征注意患者胸廓有无隆起、凹陷,呼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