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管道工程的砌筑施工工艺.doc

发布:2025-05-24约1.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信管道工程的砌筑施工工艺

通信管道工程的砌筑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准备、基础施工、墙体砌筑、抹面及勾缝、人孔上覆制作与安装、质量验收等多项环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材料准备:砖应选择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无裂缝、缺棱掉角等缺陷的;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有质量证明文件,且无结块现象;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规定值。同时,准备好其他辅助材料,如防水卷材、橡胶圈等。

-机具准备:准备好常用的砌筑工具,如砖刀、灰铲、托线板、靠尺、水准仪、经纬仪等,确保机具完好且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应具备“三通一平”条件,即通路、通水、通电和平整场地。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应做好排水措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管道及人孔的位置、中心线和边线,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基础施工

-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由人工清理,避免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如基底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建设单位等协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换填、夯实等处理措施。

-基础混凝土浇筑应振捣密实,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基础厚度和宽度需符合设计标准。

墙体砌筑

-排砖撂底:根据管道或人孔的尺寸、墙体厚度和砖的规格,在基础上进行排砖,确定砌筑方式和灰缝厚度,一般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

-砌筑方法:通常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保证灰缝饱满,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砌筑时应错缝搭砌,上下皮砖的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60mm。

-墙体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在砌筑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预留通信管孔、电缆支架安装孔、接地扁钢预留孔等各种孔洞,并埋设预埋件,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控制墙体垂直度和平整度:每砌筑一定高度,应用托线板和靠尺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墙体垂直偏差不超过5mm,表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8mm。

抹面及勾缝

-抹面:墙体砌筑完成后,对墙体表面进行抹面处理。抹面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厚度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抹面前应将墙体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抹面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过厚,最后一层抹面应压实、抹光,无裂缝、空鼓等缺陷。

-勾缝:抹面完成后,对灰缝进行勾缝处理。勾缝应采用专用的勾缝工具,将灰缝勾成凹缝或平缝,勾缝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4-5mm。勾缝应密实、光滑,无断缝、缺缝等现象。

人孔上覆制作与安装(如涉及)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和绑扎,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绑扎连接,连接长度和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重量和侧压力。模板安装应牢固、平整,拼缝严密,无漏浆现象。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规定天数。

-上覆安装:当上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上覆的安装。安装时应采用专用的吊装设备,确保上覆平稳、准确地安装在墙体上。上覆与墙体之间应采用水泥砂浆坐浆,坐浆厚度应均匀一致,确保连接紧密。

质量验收

-施工完成后,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通信管道的位置、管径、壁厚、砌体的尺寸、强度以及密封性等进行全面检查。

-各项指标需满足设计与验收标准,若存在问题,需及时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