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建筑施工企业).pdf

发布:2025-05-21约4.1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准确辨识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控制,特

制定本程序。

2范围:

公司范闱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术语:

参照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

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4.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工作。

4.3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5工作流程

5.1组织工作

5.1.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安全管理部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

5.1.2区域/专业公司的工程部门负责管辖区域的辨识和评价工作。

5.1.3项目经理部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主任工程

师、工长、安全员、机械管理员等人员进行。

5.2危险源辨识

5.2.1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包括人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照明、粉尘、噪声等物理环境

以及管理方面的软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根据公司施工生产的特点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

分成以下几类:

a机械设备;

b施工用电;

c易燃易爆;

d安全防护;

e职业伤害

f其它

5.2.2危险源辨识依据:

a《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规定;

b查阅有关记录;

c工作任务分析;

d施工现场的观察询问与交流;

e施工条件危险性评价;

f外部信息。

5.3风险评价

5.3.1风险评价的方法

5.3.1.1直接判断法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a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

b存在可能造成事故隐患且未采取预防措施的;

c建筑业造成多发性事故(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物体打击

等)的各种缺陷或部位;

d与以往事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危险、危害因素。

5.3.1.2打分法:

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性(用L值表示);

b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次用(E值表示);

c可出现结果的分数值用(C值表示)。

用上述三个值的积来表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用D值来表示)大小。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性L值:

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性

10完全被预料到

6相当可

3不经常但可

1完全意外极少可

0.5可以设想但绝少可

0.2极不可

0.1实际上不可

暴露于潜在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