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州工业园区零碳实践案例解析.docx

发布:2025-05-19约4.8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州工业园区零碳实践案例解析

摘要:产业园区能耗是我国能耗构成中较为重要的板块。本文从零碳园区的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零碳园区建设思路的梳理,选取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对其低碳(零碳)实践相关探索工作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园区双碳转型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园区双碳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零碳园区能源管理碳资产交易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节能降碳成为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园区的探索与创新已成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向双碳转型的过程中,园区肩负着引领创新、打造最佳实践的使命;另一方面,随着双碳成为全社会发展的焦点,节能降碳也成为园区提升自身影响力,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的重要手段。碳中和作为节能降碳的最终目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园区确立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1、零碳园区发展概述

中国的园区建设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关键手段。经过4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园区已发展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单元,并形成了丰富多样且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作为我国产业活动的主要载体,园区同样也是社会能耗的主要消耗场景。相关数据统计,产业园区碳排放量已占全国碳排放量的31%。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给园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面向零碳发展成为园区在这个时代新的重要使命之一,而推动低碳(零碳)园区便成为保障国家双碳战略落实的关键。

政策层面上,我国自2007年起多次发布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相关鼓励政策。2013年9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在此之后,我国相继开展了包括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低碳工业园区、绿色园区等在内的试点实践探索,园区开始了漫长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表1-1园区低碳转型相关政策

根据《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版)》中对零碳园区的定义,零碳园区是指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方位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依托零碳操作系统,以精准化核算规划碳中和目标设定和实践路径,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碳中和措施,以智慧化管理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因此,未来零碳园区将更加强调园区的低碳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发展。其碳减排框架是在源头控制碳排放、做好碳吸收,并重点围绕综合能源规划、产业升级、建筑低碳、交通绿色、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整个减排过程的智能管控。同时在此过程中,依托于数字技术赋能零碳园区管理,优化园区运行效率、支撑碳核算体系和目标设定,使其能够通过碳资产的管理将环境价值最终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而实现碳生命周期的智慧管控。

具体来讲,零碳园区建设思路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降低园区能耗,包括建筑能耗、交通能耗、产业用能能耗以及废弃物处理处置产生的能耗等;(2)提高清洁能源的占比,包括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3)通过微电网、储能等技术运用满足能源调峰需求,从而最大化利用清洁能源;(4)从碳排放和碳吸收两方面出发,核算能够参与市场交易的碳资产量,通过碳资产管理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利用,积极盘活碳资产,增加额外收益,降低园区运营成本。

表1-2我国零碳智慧园区典型案例

资料来源: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中泰证券

2、苏州工业园区零碳实践

如前所述,通过梳理零碳园区整体建设思路,可以发现,以能源规划先行是园区实现零碳发展的前提条件,能源管控和能源供给将是未来园区低碳转型重点。现有关于零碳园区的实践案例也多围绕能源角度,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清洁能源占比、整合能源系统、参与能源交易等,降低园区投资和运营成本,并使园区能耗和碳排放的总量及强度尽可能降到最低。

(一)园区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目前园区基本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两大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为三大新兴产业,同时兼顾现代服务业的“3+2+1”特色产业体系。截至2022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5.6亿元,同比增长2.3%,目前已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七连冠。

表2-1苏州工业园区基本信息情况

(二)园区零碳实践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苏州工业园区积极适应产业低碳化、数字化、高端化等新发展趋势,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技术改造升级,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在产业低碳化、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1—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优化能源结构

产业园区具有现成的工商业客户租户和丰富的屋顶资源,且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