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生物圈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地热能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全球地热能的储量与资源潜量十分巨大,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但是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因此开发难度很大。由于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的,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天气状况的影响,并且地热资源同时具有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所有特点,随时可以采用,不带有害物质,关键在于是否有更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目前地热能在全球很多地区的应用相当广泛,开发技术也在日益完善。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以铁矿为例,铁元素聚集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它们多形成于距今26~30亿年的太古时代。远古时代时期,成矿期均以亿年计算。与此相反,人类开采、消耗矿物却十分快速,一个矿区开采期仅为百年、数十年,以至几年,因此,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合作探究:1.有人说:”生物圈的各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如果不注意保护、任意取用,可再生资源也有可能变成不可再生资源。比如对某种野生动物来说,一旦它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其物种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它就不可能再维持自身的繁衍,只能灭绝,恐龙就是这样从地球上消失的。据统计,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严重。2.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砍伐和选择性砍伐各有哪些利弊?(2)哪种砍伐方式会在不减少未来供应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定期获得一定数量的木材?思考与运用:1.人们获得的动物蛋白一半以上来自鱼类.如今,全世界大约有9000种鱼被捕捞,供人类食用.人们应怎样管理渔场,才能使渔场持续提供鱼类资源?思考与运用:2.据计算,每生产7000张贺卡就要砍掉一棵大树.如果每位同学每年发出10张贺卡,你所在的学校每年需要多少张贺卡?需要砍掉多少棵大树?除了邮寄贺卡,你还有表达祝福的其他方式吗?应用与实践---制作再生纸贺卡
1.准备工作:利用废木板做一个小木框,钉上细纱网(塑料或铁纱网),做成一个滤筛;收集废纸(如书报纸,复印纸等),并将其撕成小块(边长1~2厘米的小方纸),浸入水盆中约6小时,直至纸完全浸透.2.制作过程:(1)把浸透的纸片放入搅拌机(食物搅拌机即可)搅成细纸浆,注意纸浆不宜太粗,也不能太稀.(2)将纸浆倒入一个大盆中,将滤筛放入纸浆中,轻轻晃动,使纸浆均匀贴在纱网上,慢慢舀出纸浆.(3)将滤筛翻转,把纸浆贴到一块干布上,再盖上一块干布,用熨斗将其熨干,一张再生纸就做好了.按照自己的设计用再生纸制作贺卡,写上你的祝福,表达你对亲友的问候.人类在改善环境方面取得了一些辉煌的成果。然而,人类的活动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一、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讨论:森林遭到了严重滥伐后,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动植物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讨论:近些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沙尘暴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哪些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这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北京沙尘暴讨论:除了用网捕杀以外,有些人还用哪些手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是,现在部分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也无法生存了。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断子绝孙”非法渔具--“迷魂阵”“迷魂阵”的网孔很密,随着湖水的潮张潮落,小鱼游进去以后,再也出不来了。想一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二、畅想未来设想一下,未来的生态环境会有怎样的变化?三、提出倡议想一想,人们应该怎样来保护生态环境,向大家提出倡议吧!四、自觉遵守我们也要自觉遵守这些倡议,从我做起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