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568-2009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规范-贵州省地方标准.pdf
ICS17.040.30
B3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568—2009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
MonitoringofPotatoLateBlight
2009-03-01发布2010-03-02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T568—2009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毕节地区植保植
检站,六盘水市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孝凤、金星、袁洁、刘红梅、龙玲、刘晋、唐建峰、杨学辉、卢瑶。
DB52/T568—2009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侵染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的病情调查
方法和发生程度分级要求,病情发生动态分析方法,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归档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田间监测和预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系统调查
对一个区域内病虫发生消长动态,
2.2大田普查
对一个区域内病虫整体发生情况,
2.3挽回损失
进行定点、定时、定方法的调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通过防治后挽回的农作物产
量损失,即防治区比不防治对照区增加的产量。
2.4实际损失
通过防治后仍因残存病虫草鼠害造成的农作物产量损失。
2.5成灾面积
30%(30%)
指遭受病虫草鼠危害而使产量减少以上不含的面积。
2.6绝收面积
80%(80%)
指遭受病虫草鼠危害而使产量减少以上不含的面积。
2.7病株率和病田率
病株率指发病株数占调查植株总数的百分率。
病田率指发病田块数占调查田块总数的百分率。
2.8中心病株和始病期
田间出现零星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发现中心病株的日期为始病期。
2.9初花期和谢花期
初花期指马铃薯植株花蕾出现5%%左右歼花的时期。
谢花期指马铃薯植株有50%以上花凋谢的时期。
2
DB52/T568—2009
2.10“标蒙”气候标准
马铃薯晚疫病存在菌源条件下,在作物生长季节连续48小时内,第一次出现最低气温
不低于10℃、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天气,在此条件下经15天-22天后田间即可出现中心
病株。
3病情分级标准
0
级:全株叶片无病斑;
级:个别叶片上有个别病斑;
31/4
级:全株以下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个别小病斑;
54-1/2
级:全株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典型病斑;
71/2
级:全株以上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中下部茎杆上有较大病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