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598-2010 冬作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贵州省地方标准.pdf
ICS65.020.01
B3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598—2010
冬作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2010-06-24发布2010-07-01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T598—2010
前言
为规范冬作马铃薯栽培而制定本规标准。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州省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雷尊国、彭慧元、夏锦慧、邓宽平、卢扬、李标、孙伟
1
DB52/T598—2010
冬作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冬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品种选择、种薯选择与处理、施肥、播种时期、开沟
覆土、植株调控、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冬作区马铃薯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3.1脱毒种薯
利用不带PSTV(纺锤状块茎类病毒)的马铃薯材料,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
脱除马铃薯花叶型、卷叶型等主要病毒的脱毒核心材料(试管苗或试管薯),在人工严格隔
离条件下生产的原原种(微型薯)、自然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原种和良种,并经检验合格的健
康种薯。
3.2芽眼
薯块表面芽的着生部位。
3.3绿薯
薯皮和薯肉全部或部分便绿的块茎。
3.4冬作区
包括黔东南低山丘陵区(主要指榕江、从江、黎平等县市),黔南、黔西南低山丘陵区
(主要指罗甸、册亨、望膜、荔波等县)和黔北低热河谷区(主要指赤水、仁怀等县市)。
4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
作鲜食菜用栽培,选用结薯早,薯块集中、块茎茼期膨大快的早熟品种,生育期70天
345
左右,如费乌瑞它、中薯号等,一般在月中下旬至月上、中旬陆续采收上市。
2
DB52/T598—2010
4.2种薯选择
3
选用代以内的脱毒种薯,选择健康无病、无破损、表皮光滑、贮藏良好且具有该品种特
征的薯块。实行一季一换种。
4.3种薯处理
4.3.1催芽
18℃35d1
选择健康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左右。每隔~翻动次,
当芽长0.5cm左右,即可切块播种。
4.3.2切块
50g以下的种薯不切块,整薯播种;60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切块时要纵切或斜切,
1230g
每个切块应含有~个芽眼,平均单块重以上,切块应为楔状。切块过程中进行切刀
消毒,将两把刀浸泡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中,使用其中一把刀切完一个种
薯后,将刀浸入消毒溶液中,取另一把刀切下一个种薯,交替进行。切块时将顶芽薯块与侧
芽薯块分开堆放、分开播种。
4.3.3促进切口愈合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