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_T 5193-2020 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布设与建设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5-16约8.0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93.080.99R18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193—2020

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布设与建设技术规范

2020-06-28发布2020-07-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193—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道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中海外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石家庄市京昆高速公路石太管理处、张家口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新融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英、张志强、李勇刚、栗辉、刘剑、盛敬亮、彭飞、杨翔思、毛国栋、李永梅、王建立、张艳、田丰盛、冯志刚、黄飞、郄兵伟、丁勇、周彤、刘翠、李江海、董彦召、梁子伟、刘爱辉、冯冲、宋晓冰、赵一哲、刘义如、郑瑞海、孙向鹏、陈尊、冀伟、赵乐乐、靳正付、赵德强、吴永平、支鹏、常伟锋、徐振清、吴彦铭、王世松、靳冬妹、于琳、刘龙、张峰辉、卢一鸣、程小玲、张学军、郑建交、颜欢、刘学静、甄育红、郑硕、李营营、解祎琳、时晓鹏、马瑞、史先利、周立钦、赵文月、董秀茹、张丽娜、张娜娜、王振松、赵义平、张立文、李璠、吴文浩。

DB13/T5193—2020

1

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布设与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监测点的分类、功能要求、选址布设、设施选型、施工安装以及通信传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干线公路新建及改扩建等路网监测点的布局与建设,县道及以下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新建监测点按本标准要求配置设备,已建监测点在后续的升级改造中逐步按照本标准替换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GB/T

GB/T

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20609-2006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28059-2011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

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JT/T1008.2-2015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设备第2部分: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重要节点

对公路网整体运行状态有重要影响的交叉口(平面交叉、立体交叉)、出入口(城市、集镇、厂矿等)、附属设施(桥梁、隧道等)和管理服务设施(收费站、治超站、大型服务区、基地)等干线公路节点。

3.2

重要路段

对公路网整体运行状态有重要影响的易拥堵、易发生突发事件、恶劣气象和地质灾害条件频发、道路特征变化较大等普通干线公路路段。

3.3

路网监测点

设置在公路重要节点和重要路段上的,用于监测公路运行状况的观测点。3.4

车辆行驶方向

车辆沿道路行驶的方向。分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上行方向指道路桩号递增方向,下行方向指道路桩号递减方向。

DB13/T5193—2020

2

4监测点分类

4.1监测点级别

路网监测点分为国家级路网监测点(Ⅰ级监测点)、省级路网监测点(Ⅱ级监测点)和其他路网监测点(Ⅲ级监测点)。

4.2国家级路网监测点判别

国家级路网监测点为对全国干线公路网整体运行状态有影响的重要节点和重要路段,其判别原则见表1。

表1国家级路网监测点的判别原则

分类

判别原则

重要节点

交叉口、出入口

枢纽互通立交

连接5A级旅游景区道路的节点

连接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节点

附属设施

多孔跨径总长大于1000m或单孔跨径大于150m的特大桥

长度大于3000m的特长隧道

管理服务设施

省界收费站和城市(地市级以上)入城收费站

普通国道超限检测站国家I类超限超载检测站

普通国道服务区、停车区

道路起止点和控制性点位

重要路段

易拥堵、易发生突发事件路段

年平均发生3起(含)以上造成拥堵排队长度超过5km且拥堵时间超过2个小时以上的路段

年平均发生5起(含)以上一般突发类公路交通阻断事件的路段

三年内发生2起(含)以上重特大公路突发事件的路段

恶劣气象条件频发路段

年平均能见度小于200m的雾日数达到8天(含)以上的路段或年平均因低能见度导致被封闭达到6次以上的路段

年平均有20天(含)以上出现8级以上的大风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