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 .pdf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第1页
第五章监测点布置和埋设
监测点布设原则
1.以设计提供的主体围护结构监测平面图为参考;
2.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
性相配套;同时为综合把握基坑变形状况,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应保证每一开挖区段
内有监测点;遵循规范结合实际,参照围护体布置及开挖分区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
3.基坑监测点总体布设原则:
1监测点应充分结合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设计参数特性和基坑施工参数特性
进行合理布置;
2监测点布置应最大限度反映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
3基坑围护结构侧边中部、阳角处、受力或变形较大处应布置测点,重点区域应加
密监测点;
4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便于数据比对;
5监测点间距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应满足设计及相关单位的合理要求;
6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需兼顾基坑分块施工特点,确保每分块开挖施工中,均有
对应测点有效工作,从而为分块施工过程提供数据信息;
4.区间隧道监测点布置每10环在管顶和管底各设置一个,盾构始发井和接受井部
位各设置一个断面;收敛监测布置间隔同隧道内管片沉降监测;
围护结构体系观察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基坑工程施
工期内,与仪器监测频率相对应,应进行巡视检查,并形成书面巡视报表;
巡视检查内容主要针对四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和监测设施;
一般现场巡视内容汇总表
序
分类主要巡视内容
号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1围护结构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第1页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第2页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
一致;
2施工工况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
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1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3周边环境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
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4监测设施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现场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
影等设备进行;
每日由专人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