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 .ppt

发布:2025-05-17约2.74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中国近代化的含义;二、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由向西方学习“器物”过渡到“制度”的原因?;二、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例题(2005年市模拟):

材料一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其活动内容的

实效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是在

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什么?(3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超出其主观目的的活动内容”有哪些?(3分)

材料二戊戌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运动播下的近代文明

种子的提前收获……,但戊戌变法不只是继承了洋务运动的遗产……

更多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超越。

(2)试从领导阶级、政治和经济核心主张三方面说明戊戌变法对

洋务运动的超越。(6分)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二、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例题(2004年济南中考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

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即民族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

会革命(即民生主义)。”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谁的言论?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则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发展变化?;2、从近代化探索的领域看;中国经济工业化专题;例题(2005年区模拟):

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图;材料二:一五计划成就图

材料三:改革开放图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原因

何在?

(3)和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发生了什么

变化?分析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弊病是什么?;中国政治民主化专题;;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

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机

器上找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梁启超认为中国近代的“进化”经历了怎样

的一个过程?是否符合事实?结合有关史实说明。;(2)综合上述活动,你能认识到中国的“进化”有什么

特点?

(3)经历这样一个“进化”过程,中国是否实现了富强?

为什么?;三、关于“近代化的探索”几种常见的题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总体看:

行业看:

地域分布看:

;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是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式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各指什么历史事件?

(2)分析从“物质层面”过渡到“制度层面”的原因。

(3)“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9——20世纪之交(具体说来就是1894年甲午战争

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正是晚清政府统治的最后一二

十年,也是中国社会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形态向近代社会

迈进的转型时期,在此期间,中国传统社会面临前所未

遇的历史‘变局’的巨大挑战。”面对这种形势,中国社会

各阶层采取了哪些对策?结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

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

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

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

派别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各自持有哪

些不同的主张。;1923年,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打扮历程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一书中写道:“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

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这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

看这五十年的美国如何?这五十年的俄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

苦了不等,……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

飞跑?“

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请回答:

(1)上文中“这个五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