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4309-2022_建设工程对湿地自然公园生态影响评估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ICS65.020
CCSB6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309—2022
建设工程对湿地自然公园生态影响评估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assessmentofecologicalimpactofconstruction
projectonnaturalwetlandparks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430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局湿地管理处、安徽云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令峰、陈锦云、王明胜、周超群、谭振芳、李海峰、陈玉翠、王媛媛、王四
川、柏晶晶、周小春。
I
DB34/T4309—2022
建设工程对湿地自然公园生态影响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对湿地自然公园生态影响的评估原则、评估等级划分及评估范围、评估流程
及方法、生态影响和生态补偿。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国家和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内开展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DB34/T3422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2月5日发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7日发布)
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安徽省人民政府1992年11月8日发布)
3
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
定敏感物种,包括国家和安徽省重点保护名录中的野生动植物种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
录》中易危及以上物种。
通过生态修复、生态监测和管理等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而采取的措施,减缓建设工程造成的湿地
自然公园生态损失和影响。
2
DB34/T4309—2022
4
评估原则
客观公正与科学规范
既不缩小负面影响,也不放大正面作用。在深入充分掌握项目区生态现状,充分分析项目合理性,
进行科学规范系统评估,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既要突出建设工程对重点敏感区域的影响,也要统筹对一般区域的影响。
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
评估工作充分体现建设工程生态影响的变化,评估程序启动先于工程建设,对工程建设期和营运期
的生态影响进行前瞻性预测,生态保护和减缓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5
评估等级划分及评估范围
评估等级划分
5.1.1
根据建设工程占用湿地自然公园区域、面积等情况(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建设工程
生态影响评估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见表1)。
表1
湿地自然公园生态影响评估等级划分表
工程占地范围
面积0.1~0.5公顷或
长度100~500m
一级
面积≥0.5公顷或
长度≥500m
一级
长度≤100m
二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建设工程明显改变湿地自然公园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或者改变湿地公园水文情况,或者明
根据建设工程范围和性质,确定评估范围。
建设工程生态影响评估范围充分反映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影响,分为重点评估区和一般评估区
——重点评估区域:建设工程对敏感物种及生境等直接和间接产生影响的区域。
——一般评估区域:建设工程可能改变区域的生态因子,生态系统或物种因工程建设间接受到威
胁。
评估区域划定应保持景观单元、生态功能、生态过程和湿地自然公园的完整性。
3
DB34/T4309—2022
表2
涉及湿地自然公园工程建设项目评估区域划分
建设工程
重点评估区域
一般评估区域
公共型建筑
风电
光伏
高压线路架设
线性公路、铁路
河道、湖泊清淤
水电工程
陆地型建设项目外扩1km的范围
建设
项目
类型
为重点评估区域
湿地自然公园其他区域为一般评估区
域
涉水型建设项目下游5km,上游1
km为其重点评估区域
水利河道整治
航运码头
排污管线
桥梁
6
评估流程及方法
数据获取
6.1.1
内业准备
系统整理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及批复资料、可行性报告、建设方案和相关图件,湿地自然公园基础资
料,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符性文件等。
按照HJ19和DB34/T3422的规定执行。根据建设工程资料收集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补
充各评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