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生儿大肠杆菌肠炎的护理查房.pptx

发布:2025-05-16约3.62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生儿大肠杆菌肠炎的护理查房

目录

01.

前言

07.

健康教育

03.

护理评估

05.

护理目标与措施

02.

病例介绍

04.

护理诊断

0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08.

总结

01

前言

前言

新生儿大肠杆菌肠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如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等)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是新生儿腹泻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新生儿肠道屏障功能薄弱、免疫功能未成熟,且常合并喂养不当或交叉感染,病情易进展为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败血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规范的护理评估与干预对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次查房围绕1例新生儿大肠杆菌肠炎病例展开,通过系统分析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PART03

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

患儿信息:男,日龄12天,因“腹泻5天,加重伴精神反应弱1天”于202X年X月X日入院。

主诉: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6~8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近1日腹泻增至10~12次,伴呕吐(非喷射性,胃内容物),尿量减少(约4~5次/日),精神反应弱,吃奶差。

现病史:足月儿,顺产,出生体重3.2kg,纯配方奶喂养(奶具每日煮沸消毒);母亲围产期无感染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病前其兄(3岁)有“腹泻”病史(已愈)。

体格检查:体温36.8℃,心率135次/分,呼吸40次/分,体重3.1kg(较出生体重下降3.1%);神清,反应弱,前囟凹陷(0.5cm×0.5cm),眼窝稍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稍差,肢端温暖;腹部稍膨隆,肠鸣音活跃(8~10次/分);肛周皮肤发红,无破溃。

病例介绍

辅助检查:

大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可见脂肪球;

大便培养:检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对头孢他啶敏感;

血气分析:pH7.32,HCO₃⁻18mmol/L(提示轻度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血钠132mmol/L(低钠血症),血钾3.2mmol/L(低钾血症);

血常规:WBC12.5×10⁹/L,N65%,CRP8mg/L(轻度升高)。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头孢他啶抗感染(50mg/kg次,q12h)、口服补液盐(ORS)纠正脱水(50ml/kg,4小时内分次喂入)、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肠道菌群(250mg/次,qd);暂停配方奶,予稀释1/3的腹泻奶粉喂养(5ml/次,q2h),逐渐过渡至正常喂养。

PART04

护理评估

健康史评估

2

1

3

喂养史:纯配方奶喂养,奶具消毒规范,但病前有兄长腹泻接触史(可能为交叉感染来源);

疾病史:无先天畸形或免疫缺陷病史;

感染接触史:明确接触腹泻患儿(其兄),符合肠道感染传播途径。

身体状况评估

A

生命体征:体温正常,心率、呼吸稍增快(与脱水相关);

B

脱水程度:根据前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及尿量减少,判断为轻度脱水(累计损失量约5%体重);

C

腹部体征:肠鸣音活跃,提示肠道蠕动亢进;

D

皮肤黏膜:肛周皮肤发红(大便刺激),无破溃;口唇干燥,提示体液不足。

辅助检查评估

大便培养明确病原体为EPEC,指导抗生素选择;

血气及电解质提示轻度代谢性酸中毒、低钠及低钾血症,需动态监测。

心理社会评估

家长因患儿腹泻加重、精神反应弱产生明显焦虑,对疾病认知不足(如未意识到接触感染风险),护理依从性尚可。

PART05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2

1

1.腹泻与肠道感染致肠黏膜损伤、肠液分泌增多有关(主要护理问题);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多、酸性物质刺激肛周皮肤有关;

6.家长知识缺乏(特定的)缺乏新生儿腹泻护理及感染预防知识。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致摄入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5.潜在并发症: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加重)、败血症;

4

3

6

5

PART06

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

住院期间体重稳定或增长(每日体重下降≤10g);

住院期间肛周皮肤无破溃;

4~6小时内纠正脱水(前囟、眼窝凹陷消失,尿量≥1ml/kgh);

家长掌握腹泻护理及感染预防要点。

24~48小时内腹泻次数减少至6次/日以下,大便性状转稠;

护理措施

腹泻护理

01

02

03

病情观察:每2小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稀水便→糊状便为好转标志),留取新鲜大便送检(培养、常规);

消毒隔离:实施接触隔离(单独病室,护理前后严格手卫生,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患儿衣物、奶具专用,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清洗);

用药护理:遵医嘱予头孢他啶静脉输注(控制滴速,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用40℃以下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间隔2小时)。

护理措施

体液不足护理

补液管理:

口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