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诊疗指南.pdf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之马矢奏春创作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高凝状态.危险因
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表(D.DVT多见于长期卧床、肢
体制动、年夜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
二、临床暗示
DVT主要暗示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
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
患肢可呈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
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
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
痛,为Neuhof征阳性).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呈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
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胭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
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
骼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梗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
力极高,招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暗示为患肢剧痛,皮
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陪伴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
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置,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静
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梗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暗
示.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水平随时
间的延长而变动),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冷静、湿疹、静脉曲
张,严重者呈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发生率为20%〜
50%.
三、诊断
DVT不能仅凭临床暗木作出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
一()辅助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性纤溶的
特异性分子标识表记标帜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
099%),500U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
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的危险水
平评估.
2.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诊断的首选
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在超声检查前,依照DVT诊断
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
表(2).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
除诊断,对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
深静脉情况.
4.MRI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骼、股、胴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
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5.静脉造影:准确性高,不单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
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他方
法的诊断价值.
(-)临床可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
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参考Wells临床评分(表2),DVT诊断流程
见图1.
四、治疗
(一)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
自溶和管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生率和病死率.可是
纯真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生率.药物包括普通肝
素、图1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流程
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Ha因子抑制剂、Xa因子抑
制剂等.
⑴普通肝素:治疗剂量个体不同较年夜,使用时必需监测凝血功
能,一般采纳静脉继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00U/kg静脉推注,
之后以0〜20U-kg--h-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活
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再作调整,使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坚持在
.5〜2.5.普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epa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在使用的第3〜6天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