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3506-2019_智慧社区建设指南_安徽省.docx
ICS03.080
DB34
A16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506—2019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ConstructionGuidanceforSmartCommunity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50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民政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民政厅、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服务中心、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合肥市民
政局、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合肥市包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沈先财、王素娟、王芳、吴三三、臧俊。
I
DB34/T3506—2019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基础设施、社区治理、社区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智慧社区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043-2018智慧城市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社区建设Intelligencecommunity
在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共享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
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参与度、体验度和感受度。
[GB/T37043-2018,定义2.3.2]
通过面向居民的一个窗口和一个平台办理智慧社区所有对外服务的业务。
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治理和服务
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
推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专业服务、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在社区相互促进融合,初步形成省、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五级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治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社区智慧化。
1
DB34/T3506—2019
5基础设施
5.1互联网设施
5.1.1光纤入户
城市社区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应达到100兆比特/秒(Mbps),农村社区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宜达到
50兆比特/秒(Mbps)。
5.1.2
无线覆盖
社区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无线宽带接入带宽达到5兆以上。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上
网服务。
5.1.3
应急通讯
应建立应急通信系统,实现紧急情况(盗、火、孤寡老人急病等)下指挥调度。
5.2智能终端
应依托物联基础传感设备,有序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各相关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并覆盖下
列领域:
a)
智能楼宇;
b)智能停车;
c)社区安防监控;
应配备下列备智能化设施:
应配备下列便民服务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
a)自助办事一体机;
6社区治理
2
DB34/T3506—2019
6.1信息化
6.1.1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
应建设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账。
6.1.2统一“云桌面”
应建设社区工作统一“云桌面”,使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与现有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消
除信息和数据孤岛。
6.1.3移动应用信息平台
移动应用信息平台应具备下列模块:
a)党务服务;
b)党群中心服务;
c)志愿服务;
d)物业服务;
e)就业服务;
f)含贴心服务;
g)妇联服务;
h)青年服务;
i)征兵服务;
j)工会服务。
可对封闭式管理的居住区周界实施全面防范,具备与闭路电视监控、周界照明等联动功能,并对接
社区综合管理应急联动中心。
可根据居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通道及公建重要部位进行监控,全面
记录实时情况。
社区管理平台应对“全科社工”工作模式、“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服务
模式提供智能化支持。
3
DB34/T3506—2019
6.3
网格化
6.3.1网格划分
按照以楼带房、以户带人、以人带事基本思路,对社区进行科学的网格划分。并按每500~600户
配备一名专职信息员进行网格工作。
6.3.2
信息发现报告渠道
应建设完整的信息发现以及报告渠道,并实现信息的研判解决。
6.3.3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模式
应建设并完善集人、地、物、组织于一体的网格化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
7社区服务
7.1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
应建立集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社会组织、公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