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毒病》(教案)-中职农林牧渔大类《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教版)(全一册).docx
《黄瓜霜毒病》(教案)-中职农林牧渔大类《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教版)(全一册)
教学板块
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
《黄瓜霜毒病》是中职农林牧渔大类《植物保护技术》教材中植物病害防治板块的重要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里,它承接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发病原理等前期知识,同时为后续学习其他瓜类作物病害及蔬菜病害防治提供典型范例,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黄瓜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霜毒病是其生产过程中极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教学内容涵盖黄瓜霜毒病的症状识别、病原特征、发病规律、危害影响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对该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提升在农业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保障黄瓜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让学生认识到黄瓜霜毒病防治对保障蔬菜供应、维护农业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农业生产中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树立绿色防控、生态保护的职业理念。
2.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黄瓜霜毒病的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防治思路和方法。
3.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黄瓜霜毒病的症状识别方法,深入理解病原特征和发病规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并熟练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学情分析
中职农林牧渔大类的学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兴趣,但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初中阶段,学生虽接触过部分生物学知识,但对于植物病害防治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缺乏系统的认知。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更容易接受直观、具体的知识,但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于复杂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依赖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学习方法较为单一。不过,学生对实践操作充满热情,渴望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黄瓜霜毒病的症状识别,包括不同发病阶段、不同环境下的典型症状表现。
(2)霜毒病的病原特征和发病规律,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以及发病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3)黄瓜霜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熟练掌握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理解黄瓜霜毒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发病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依据这些规律制定精准的防治策略。
(2)能够根据不同的种植环境、黄瓜生长阶段和霜毒病发生情况,灵活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制定个性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设计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黄瓜霜毒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等理论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直观演示法:利用高清图片、视频、实物标本、显微镜观察等直观素材,展示黄瓜霜毒病的症状、病原菌形态和防治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案例教学法:引入实际农业生产中黄瓜霜毒病发生和防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黄瓜霜毒病的防治方案、发病规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情境教学法:创设模拟黄瓜种植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别病害、制定防治措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主了解黄瓜霜毒病的基本知识,提出疑问和困惑。(2)合作学习策略:在课堂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践学习策略:安排田间实地观察、病害标本采集、防治药剂配制与喷洒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六、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与参考资料:中职农林牧渔大类《植物保护技术》教材、植物病理学专业书籍、农业技术推广手册、相关学术期刊、黄瓜种植技术资料等。2.多媒体资源:黄瓜霜毒病不同发病阶段的高清图片、病原菌显微图片、发病过程动画、防治技术视频、PPT课件等。
3.实践材料:带有霜毒病症状的黄瓜植株样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病原菌培养物、防治药剂(如甲霜灵、烯酰吗啉等)、喷雾器、黄板(用于辅助防治)等。
4.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白板笔、投影仪等。
七、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展示一段黄瓜种植大棚内黄瓜遭受霜毒病严重危害的视频,视频中黄瓜叶片布满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