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附答案).docx

发布:2025-05-11约9.6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答案:D。解析:制定抗菌治疗方案时,患者感染病情是基础,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感染部位等才能有针对性地用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决定了选择何种抗菌药物能有效杀灭病原体;抗菌药作用特点包括抗菌谱、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等,综合这三项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

2.可辅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

A.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

B.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C.隐球菌脑膜炎

D.化脓性腹膜炎

答案:C。解析:隐球菌脑膜炎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全身用药在脑脊液中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此时可辅以两性霉素B等药物进行鞘内注射等局部应用。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化脓性腹膜炎一般通过全身用药多可有效控制感染,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并非主要方式。

3.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答案:B。解析: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在未明确病原菌前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扩大抗菌谱。慢支急性发作、急性肾盂肾炎、急性细菌性肺炎大多根据常见病原菌选择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即可,一般无需联合用药。

4.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答案:D。解析:人工关节移植手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可在手术前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昏迷、中毒患者本身并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上呼吸道感染大多为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5.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

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B.长期用药预防

C.晚期肿瘤患者

D.风湿热复发

答案:D。解析: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预防其复发,可在一定时间内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不能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长期用药预防易导致耐药菌产生;晚期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且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和耐药问题。

6.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

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

D.用至患者出院

答案:B。解析: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一般在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停药,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长时间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不仅不能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还会增加耐药菌产生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7.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红霉素酯化物

B.利福平

C.氟康唑

D.头孢他啶

答案:D。解析:头孢他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肝功能减退时一般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红霉素酯化物、利福平、氟康唑主要在肝脏代谢,肝功能减退时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8.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答案:D。解析:发热原因不明者,在未明确病因前不应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因为发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还会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风险。病毒性感染者使用抗菌药物无效;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和过敏反应,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严格指征,避免不合理联用。

9.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解析: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此时标本中细菌未受到抗菌药物的影响,培养结果更能准确反映病原菌的情况,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物之后采集标本可能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

10.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答案:B。解析: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是常见致病菌,但相对革兰阴性菌比例稍低。真菌和支原体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相对较少。

11.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A.24h

B.48h

C.7296h

D.96h

答案:C。解析:一般抗菌药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