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3501—2023_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5-07约2.2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

DB23

CCSB52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规程

2023-07-05发布

DB23/T3501—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桦南县

景林鳅稻米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俊杰、王麒、杨晓贺、姚亮亮、孙景林、邱磊、王自杰、张茂明、高雪冬、

马瑞、顾鑫、李如来、靳晓春、许婷婷、王秀珍、郭晓伟、赵金平。

I

DB23/T3501—2023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的环境要求、田间工程、水稻管理、

养殖管理、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

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1009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3

4

4.1稻田环境

稻田环境应符合GB15618、NY/T847和NY/T5361的规定。

4.2水质要求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3田地的选择

I

DB23/T3501—2023

选用地势平坦、保水性强、灌溉排水方便、粘性土壤、田埂坚固、较肥沃的地块。地块应临近蓄水

渠,单独排灌,面积3000m~5000m。

22

5

田间工程

5.1田埂改造

对田加高、加固和夯实,改造标准为田埂高0.6m、底宽0.5m、顶宽0.4m。

5.2环沟

在田埂内侧挖环沟,沟宽0.5m、深0.5m,预留机耕作业车道,环沟面积占稻田面积10%以内。

进、出水口

5.3

在稻田进、排水口处设置拦鱼栅,并安装双层网,外层用密目聚乙烯网,内层用密目铁丝网制成。

5.4防逃墙

在稻田四周田埂上建防逃墙,墙高0.6m~0.8m,防逃墙材料采用塑料板,用竹竿固定。

5.5防鸟网

放养前在池子四周打桩,距离水面1.5m拉铁线或尼龙线做支撑,在池子上方设置网眼2.5cm的

6

选择通过国家审定、省审定且熟期适宜的抗病、抗倒伏、耐肥品种。

水稻种植前期稻田保持水深5cm~10cm,适时加注新水,夏天高温时期加深水位至15cm。晒田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次性施足底肥。水稻种植、施肥按照NY/T496规定执行。

II

DB23/T3501—2023

采用性信息素、赤眼蜂、生物菌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

水稻病虫草害。

6.3.3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糖醋酒液等物理措施控制水稻虫害。

7

养殖管理

7.1鳅种来源

来源于水产苗种场,并经检疫合格。鳅种质量符合SC/T1125的规定。

7.2鳅种选择

鳅种无外伤、无病变、体质健壮、有活力、表面光滑、大小整齐,规格以体长6cm~8cm为宜。

7.3

鳅种处理

放养前10d,对环沟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具体用量为50kg/667m~60kg/667m,然后施入腐熟的

22

农家肥。

水稻进入返青期后放养鳅种,鳅种放养前按照SC/T1009进行消毒。鳅种放养密度为0.9万尾/667

~1万尾/667m

7.5饲料投喂

m

2

采用配合饲料,以膨化饲料为主,粗蛋白含量为30%~35%,配合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

规定。饲料投放在环沟内,每2d傍晚投食1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水温高于30℃,低于

10℃时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

农田正常给水、排水。每2周使用1次微生物菌剂调节水质,微生物制剂的质量与使用应符合SC/T

1137的规定。

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泥鳅生长及摄食情况、有无病死泥鳅、田间是否漏水和防逃措施有无破损

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