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3428—2023_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30
CCSB52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428—2023代替
代替DB23/T1221—2008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3/T3428—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23/T1221-2008《池塘养殖河蟹技术规程》,本文件与?DB23/T?1221-2008?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将“河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成蟹池塘养殖”改为“河
蟹的蟹种培育和成蟹养殖”;
——增加了蟹种培育一章(见第5章),尾水排放一章(见第9章);
——更改了环境条件、成蟹养殖的技术内容。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黑河市爱辉区水产总站、勃利县水产事业服务总站、
七台河市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绥滨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东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省水生动
物资源养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孔令杰、高庆军、郗明君、牛瑞、罗秋宏、张澜澜、马春瑜、冯茹、刘学杰、
惠同胜、于信勇、刘凤志、张慧忠、李黎、郝生亮。
I
DB23/T3428—2023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蟹(Eriocheirsinensis)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蟹种培育、成蟹养殖、疾病防治、
尾水排放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河蟹的蟹种培育和成蟹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26435中华绒螯蟹亲蟹、苗种
SC/T1078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SC/T1100中华绒螯蟹池塘、湖泊网围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1
DB23/T3428—2023
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宜,池底平坦,注排水方便,池塘内坡坡比1:4~1:2,其他条件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池塘条件
面积
池深
m
淤泥厚度
cm
池塘类别
hm
2
蟹种池
成蟹池
0.3~0.6
0.3~2.0
1.5~2.0
2.0~2.5
<20
<20
5蟹种培育
5.1放养前的准备
5.1.1清塘消毒
按SC/T1100的规定执行。
5.1.2注水及施肥
池塘消毒后注水,深度0.5m~0.6m。蟹苗放养前10d,施腐熟农家肥100kg/hm~150kg/hm。
22
5.1.3防逃墙设置
按SC/T1100的规定执行。
5.1.4水草种植
宜种植的水草种类包括:伊乐藻、菹草、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覆盖面积应控制在池塘
面积的30%~50%。
5.2蟹苗放养
宜选择配合饲料,也可投喂玉米、豆饼、鲜鱼等饲料。配合饲料应符合?SC/T1078?的规定。饲料卫
蟹苗入池7d后,采取全池均匀泼洒的方式投喂饲料,每天投喂2次~3次。7月份后,沿池塘沿岸浅
水处投喂饲料,每天投喂2次,每日投饲量应根据摄食和生长情况调整。
2
DB23/T3428—2023
培育期间应定期补水、换水。6月水深保持0.5m~1m,7月后水深保持1m~1.2m。每隔7d~
10d,宜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15mg/L~20mg/L。
5.5
日常管理
应每天巡塘,观察河蟹的摄食、活动、蜕壳、生长等情况。注意防控蛇、老鼠、麝鼠、青蛙、大型
鸟类等敌害生物。注意检查池埂是否渗漏,防逃设施是否损坏,并及时清理池水上漂浮的杂物和池埂及
边坡上的杂草。定期监测池塘水质变化。
5.6
捕捞
宜9月中旬开始捕捞,可采用地笼网捕捞、蟹笼捕捞、灯光诱捕、手工捕捉等方法,操作时应注意
保持河蟹附肢完整。
6
成蟹养殖
6.1放养前准备
6.1.1清塘消毒
按SC/T1100的规定执行。
6.1.2注水
清塘消毒后注水,深度为0.5m~0.6m。
宜种植水草种类包括:伊乐藻、菹草、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覆盖面积宜控制在池塘面
积的40%~60%。
蟹种入池前在池水中浸泡1min~2min,取出放置3min~5min,反复2次~3次,然后使用浓
度3%~5%的氯化钠溶液浸洗消毒5min~10min,或使用浓度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3min~
5min。
4月中下旬放养,密度为7500只/hm
6.3饲料投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