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章末复习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ppt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本章知识体系;杠杆及其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例1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例2如图甲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此状态下拉力F1=_____N。试作出F1的力臂l1。;例3图甲是小奇用食品夹夹肉饼时的情景,食品夹看作可以绕O点转动的两个杠杆。其中OAB是上方杠杆,图乙是OAB的简化图,F2为作用在点B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1)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2)阻力臂l2。;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滑轮组;例4如图所示,人对绳的拉力都是F,将各重物匀速提起,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物重最大的是();例5如图所示,图中是一个____滑轮,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为10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若F拉滑轮运动的速度???1m/s,则物体A移动的速度是______。;例6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机械效率;减轻机械自重;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加润滑油);
在情况允许下增加物重。;例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30N,货物重360N、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计绳重)。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货物上升3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1)手拉绳子的速度
v2=3v1=3×0.3m/s=0.9m/s
由于P=Fv,因此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2)货物上升的高度h=3m
绳子自由端拉下的长度s=3h=3×3m=9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00N×9m=1800J,
滑轮组克服物重、动滑轮重做的功
WG=G总h=(360N+30N)×3m=1170J,
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W总-WG=1800J-1170J=630J;例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__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9小红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小华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2)表格中,①②两处应该填_________和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_(填实验次序)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实验1和2中,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表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仅与动滑轮重力、被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关,还与_____________有关。;(4)有的同学认为,要测量绕绳方法确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__(选填“可以不测量”或“一定要测量”)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填字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________。;课堂小结;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科学认知与辨析;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3.下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О点转动。在图上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解:如图所示。;4.下图为写字时的示意图,笔可以看作是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请画出F的力臂l。;解:如图所示。;5.请观察自行车的手闸,图中ABO可视为一种杠杆,请画出手闸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解:如图所示。;6.周末,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当两人双脚离地后,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哪幅图?请说明理由。;6.图(b)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理由:爸爸的重力大于小梅的重力,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只有小梅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爸爸到支点的距离才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只有图(b)符合该条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