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3578—2023_苜蓿间种饲草大麦生产技术规范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20
CCSB25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578—2023
苜蓿间种饲草大麦生产技术规程
2023-09-27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578—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李冬梅、
王翔宇。
I
DB23/T3578—2023
苜蓿间种饲草大麦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苜蓿间种饲草大麦生产技术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茬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
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生产档案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苜蓿间种饲草大麦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
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并未施用对苜蓿和大麦生长有药害的长残留除草
剂、pH值为6.0~8.0的玉米茬为宜。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进行秋季深翻,整平、耙碎,耕层土壤细碎
1
DB23/T3578—2023
疏松,达到播种状态。第二年以后,饲草大麦采用旋耕方式整地或免耕播种,苜蓿播种一次连续利用5~
7年。
6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品种选择
苜蓿品种选用国家或黑龙江省生产推广的抗寒性强、产草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饲草
大麦选用经登记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6141和GB4404.1的要求。
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处理按DB23/T1696的规定执行。饲草大麦种子播前宜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质量应符
合GB/T15671的要求。种衣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7播种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间作播种。一般播幅5m~10m,以播种机幅宽的整数倍为宜,最窄不低于收获机械的割
幅。一般苜蓿行距15cm~30cm,饲草大麦行距15cm。
播种时间
当表土化冻5cm以上,机械能进地作业即可播种饲草大麦。当土壤5cm深耕层稳定通过5℃时,即
可播种苜蓿。
苜蓿保苗数以22万株/hm~30万株/hm为宜。饲草大麦保苗数以450万株/hm~500万株/hm为宜。
2222
采用机械条播,苜蓿行距15cm~30cm,播深1.5cm~2.5cm,饲草大麦行距10cm~15cm,播深
3cm~4cm,播种后及时镇压。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8.2.1苜蓿第一年可结合秋季整地时施足底肥,翌年后每年可采用追肥方式施入。
8.2.2饲草大麦可结合秋季整地时施足底肥,也可春季随种子一次性施入种肥。饲草大麦根据长势情
况可进行叶面追肥,一般三叶期结合除草或扬花期结合防病进行叶面喷施。
2
DB23/T3578—2023
8.3.1苜蓿可根据0cm~30cm土层养分状况确定施肥量。追肥亦可根据土壤条件进行,一般每茬苜
蓿追肥1~2次,施肥量按NY/T2700的规定执行。
8.3.2饲草大麦一般施纯氮70.0kg/hm~100.0kg/hm,五氧化二磷50.0kg/hm~70.0kg/hm、氧
2222
化钾30.0kg/hm~45.0kg/hm。亦可用氮磷钾含量与之相当的其它肥料。
22
9田间管理
苜蓿返青前进行沿条播方向浅耙1次,灭除浅根系杂草、松土保墒。苜蓿刈割后进行沿条播方向
中耕1次,利用中耕机除草、松土保墒。
饲草大麦在分蘖中后期压青苗1次~2次。
10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植保方针,应从农业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
优先选用农业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