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3498—2023_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技术规范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5-12约2.4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CCSB1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498—2023

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技术规范

DB23/T3498—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鹏、邵丽华、王安东、那永光、尹庆、徐瑶、那益嘉、杨桂荣、范铁丰、李

雨浓。

I

DB23/T3498—2023

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培养基、仪器设备、品种(系)种植、

接种、病情调查、抗病性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寒地水稻品种(系)纹枯病抗性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NY/T2720-20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技术规范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入1000mL水,煮沸20min~30min,纱布过滤,滤液补水至

1000mL,再加入18g琼脂粉和18g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后高压蒸汽灭菌(121°C,20min)。

带皮高粱粒用清水浸泡24h后,冲洗干净,装入250mL锥形瓶中,每瓶中装入高粱粒占瓶体积的1/3,

1

DB23/T3498—2023

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物镜10倍~100倍);电子天平(感量0.01g);高压灭菌器;超净工作台。

6品种(系)种植

6.1田间鉴定圃

田间鉴定圃应设置在水稻纹枯病易发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2018的规定。田间灌溉

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2021的规定。

6.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6.3田间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品种3行,每行10穴。每50个品种设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抗病对

照品种龙稻203、龙稻363,感病对照品种富合3号、龙稻111。在试验区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

6.4田间管理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在水稻移栽田内不使用杀菌剂。

7接种

将上一年田间收集的致病力强的纹枯病菌菌核经次氯酸钠表面消毒2min后移植到PDA培养基上,置

于恒温培养箱内28℃培养48h后,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接种

于高粱粒培养基,每瓶高粱粒培养基放置一个菌饼,在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7d~10d,早、晚各摇动

一次,待高粱粒表面布满菌丝后作为接种体备用。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参见附录B。

于水稻始穗期接种,每品种(系)接种5穴,接种时用尼龙绳或麻绳在近水面叶鞘处捆扎,然后将

长满纹枯病菌的高粱粒置于捆扎处的水稻中间,每穴接种5g。

对接种后的试验品种(系)叶鞘及叶片进行调查,记载单株病情级别,计算病情指数(DI)。病情

指数计算见式(1)。原始数据记载表参见附录A。

DI=∑(Bi×Bd)/(M×7)×100............................................(1)

2

DB23/T3498—2023

式中:

DI——病情指数;

Bi——各级病株数;

Bd——各级代表值;

M——调查总株数。

8.3纹枯病病情级别划分

水稻纹枯病病情分级标准描述按表1。

表1水稻纹枯病病情分级标准

病级代表值

发病程度

0

1

2

3

4

5

6

7

植株叶鞘和叶片未见症状

稻株在倒4叶鞘或相应叶片及以下感病

稻株在倒3叶鞘或相应叶片感病

病斑延伸到倒2叶鞘或相应叶片

病斑延伸到剑叶鞘一半以下

病斑延伸到剑叶鞘一半以上

剑叶出现病斑或失水枯黄

发病茎秆稻穗局部或全部非正常枯死

9抗病性评价

表2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标准

病情指数(DI)

DI=0

按照NY/T2720-2015的规定,感病对照品种病情指数(DI)大于75时,该批次鉴定视为有效。

水稻抗纹枯病鉴定原始数据和抗性评价记载参见表A.1。每个品种(系)至少进行3年抗性评价,以

最高病情指数判定该品种(系)的抗性评价结果,原始资料应保存以备考察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