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糖多糖脱色脱蛋白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ocx
背景介绍
刺糖(Alhagi-honey)是豆科植物骆驼刺枝叶分泌凝结而成的糖粒,在中医临床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将刺糖列为药中上品,据记载其有滋养强健、平衡体液、祛痰止咳的功效。目前提取刺糖多糖用水提醇沉法,所提取的多糖色素深,含有较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后,严重影响了多糖的药效,且给后期分离均一多糖及相关结构鉴定造成很大困扰。
本文亮点
1响应面分析法以多元二次方程作为函数估算模型,能够把影响因素和实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范围更加全面;
2该模型误差较小,稳定可靠,工艺操作简单,损耗量较小,适合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
图文介绍
1?树脂的筛选实验结果
1.1?树脂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树脂影响多糖纯化效果的因素有树脂的结构、极性、比表面积、粒径、孔径及被吸附分子的极性、分子大小等。
1.2??树脂的动态吸附实验结果
树脂的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不带有官能团的非极性聚合物型树脂XDA-1的加权评分M值评分最高,H103型树脂脱蛋白率效果较差。
2??单因素实验结果
2.1??上样浓度对加权评分M值的影响
由图1可知,当上样浓度为0.03g/mL时加权评分最高,得分为(71.33±2.60)%,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上样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加权评分M值降低,树脂对多糖的脱色率和脱蛋白率降低。
2.2??洗脱流速对加权评分M值的影响
由图2可知,当洗脱流速为2mL/min时加权评分最高,得分为(79.86±1.62)%,随着洗脱流速的增加,加权评分M值得分降低。
2.3??上样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当第5管时平均脱色率为(70.60±1.34)%,在第5管以后脱色率小于70%,推测当上样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树脂对色素的吸附量达到饱和,当增加上样量时造成脱色率的下降。
3??多糖纯化前后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UV扫描谱图如图5所示,未纯化多糖在400nm以下具有较强的杂吸收峰,并且在260和280nm处有较强的吸收峰,表明粗多糖样品中存在较多蛋白质和核酸、含有其它一些杂质,纯化后400nm以下波长处的杂峰消失,说明经过XDA-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蛋白质和核酸、其它杂质等被大量清除。
刺糖多糖纯化前后的FT-IR光谱图如图6所示,刺糖多糖纯化前后在3400cm?1左右的吸收峰为—OH的伸缩振动。2930和1415cm?1处的吸收峰为C—H振动吸收峰。
4?结论
本文研究的工艺纯化后多糖的红外特征吸收峰未发生改变,不会破坏多糖的结构,增强了刺糖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因此,此工艺对刺糖多糖后期分离均一多糖、药理活性的研究以及抗氧化保健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