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doc
PAGE
电子教案
(下册)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
学院名称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教研室物理化学研究所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
授课对象2005级化学专业
学时数45/90
授课教师
职称教授
使用教材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教学器材与工具
PPT课件、投影仪、黑板
授课时间
按教学日历表
教学目的、要求(例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
序言:了解电化学的研究领域与发展历史及前景,学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化学反应装置组成、电迁移数的概念与测定方法;电迁移数测定的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序言:电化学的研究领域、发展历史及应用前景
7.1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电化学是研究电现象和化学过程之间关系的科学。
一、导体与电极
1.导体包括:可以进行电子导电的电子导体,进行离子导电的电解液,以及半导体;电极通常是由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相接触后而构成的,并作为电化学装置(电池和电解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
2.电极可分为三类:1)将金属或吸附了某种气体的惰性金属置于含有该元素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第一类电极;2)用金属与其氧化物或不溶物构成的第二电极;3)通过氧化还原机理构成氧化还原电极。在研究中,也可用研究(或工作)电极、辅助(或对)电极和参比电极进行划分。
二、电化学反应装置
电化学装置通过提供电极这一载体,以使通常我们熟悉的化学反应能在这一载体上完成
并在完成反应的过程中实现电荷流过外电路,从而作电功。其中,利用电能来引起化学反应堆装置称为电解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为电池。
7.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电迁移数
一、离子的电迁移数
在电场力作用下,溶液的离子进行迁移,但正负离子承担的迁移电量不同。电迁移数表达
某种离子迁移的电量占总电量的比例。
1.迁移数与离子迁移速率
假若只有一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溶液中正负离子要保持电中性,迁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
简化为该离子的迁移速率比上两种离子速率的和。
2.迁移数和离子的电迁移率
因为离子的迁移速率影响因素很多,为了能很好地对比不同离子的电迁移能力,可采用电迁
移率来计算迁移数。其中,通常把离子在指定溶剂终电场强度为1伏特每米时的速度称为该离子的电迁移率。
3.迁移数的测定方法与应用
包括:希托夫法和界面移动法。
重点:电解池与原电池;法拉第定律及应用;迁移数与离子迁移速率;迁移数和离子的电迁移率
难点:迁移数与离子迁移速率;迁移数和离子的电迁移率
教学过程设计(要求阐明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展开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讨论、作业布置):利用课件结合板书通过应用举例使学生对电化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总结和讲解导体、电化学反应装置内容。从溶液的电导引出溶液中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并提出离子迁移数的概念,给出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作业:按教学计划表备注栏。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韩德纲,高执棣高盘良,《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胡英,吕瑞东等,《物理化学》上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
3.高盘良,《物理化学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物理化学》第四版电子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教学器材与工具
PPT课件、投影仪、黑板
授课时间
按教学日历表
教学目的、要求(例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
电导概念与测定方法,了解电导与浓度的关系,能够通过电导的测量,得到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包括:水质纯度的检测、电解质电离度的计算、难熔盐溶解度的计算等。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7.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一、电导的表示方法
溶液的导电能力一般用电导表示,电导则为通常熟悉的电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