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PPT课件.pptx
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2024年)解读
主讲人:XXX2025.5
目目录录
010203
早产儿肠内营养目标过渡期的肠内营养稳定生长期的肠内营养
0405
肠内特殊营养素的补充肠内营养的监测
早产儿肠内营养目标
能量摄入目标
能量摄入标准
01
早产儿肠内营养能量摄入应达到每日115~140kcal/kg,最高
不超过每日160kcal/kg(A1)。这一标准基于早产儿生长需
求及能量消耗研究,确保满足生长需求。
02
能量摄入受胎龄、出生体重和疾病状态影响,需个体化管理。
如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能量消耗研究显示,需提供充足
能量以达宫内生长速度。
蛋白质摄入目标
早产儿肠内营养蛋白质摄入应达到每日3.5~4.0
g/kg,生长缓慢者最高可达每日4.5g/kg,蛋白
能量比为2.8~3.6g/100kcal(B1)。蛋白质对早
蛋白质摄入标准产儿体格生长和器官发育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每日3.0~4.0g/kg的配方
奶更能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且对NEC等
并发症无不良影响。高蛋白摄入对远期神经预后
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全肠内喂养量目标
喂养量标准
早产儿全肠内喂养量为每日150~180mL/kg,且持续国际多中心调查显示,不同地区NICU全肠内喂养量存
48h以上,最低不少于每日135mL/kg(B2)。这一在差异。喂养量过多可能增加喂养不耐受等风险,需
喂养量可满足早产儿营养需求,促进生长发育。综合评估个体差异及实际营养需求。
过渡期的肠内营养
开奶的要求与禁忌
01开奶时机
生后24h内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生后2~4d可进行微量肠内喂养(B1)。早期开奶可诱导胃
肠道功能成熟,刺激胃肠道激素释放,减少喂养不耐受。
对于极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可促进肠道适应,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风险,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喂养量和持续时间。
02开奶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