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治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发布:2025-05-06约4.21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治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主讲人:XXX2025.5

CONTENTS目录01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定义与现状07治疗后的随访与康复指导02同步放化疗08指南的更新与展望03同期免疫放化疗04手术治疗05新辅助化疗06靶向免疫治疗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定义与现状01

01.02.03.NCCN指南将2018版FIGO分期ⅠB3-ⅣA期定义为局部晚期子宫颈癌。

ESGO指南在NCCN基础上剔除了ⅡA1期。

本指南定义包括肿瘤局限于子宫颈但直径≥4cm,或肿瘤浸润超过子宫达到临近器官或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即2018FIGO分期中的ⅠB3、ⅡA2、ⅡB-ⅣA期。不同指南中的分期差异狭义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指子宫颈肿瘤直径≥4cm,但癌灶局限于子宫颈或仅侵犯阴道上1/3,未发生其他部位转移,对应FIGO分期2018版ⅠB3期和ⅡA2期。狭义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定义明确分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不同分期的患者预后和治疗反应存在差异。

在我国,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准确的分期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尤为重要。临床意义与应用定义与分期标准

子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全球范围内,37%的子宫颈癌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该比例超过50%。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8%与74%,预后较差。发病率与死亡率局部晚期子宫颈癌因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能合并淋巴结转移等,仅通过手术难以达到根治。

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差异较大,影响了规范化治疗的实施。诊断与治疗的难点规范的诊治对于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国临床实践的诊治指南。指南制定的必要性疾病现状与挑战

同步放化疗02

根治性放疗联合铂类同步化疗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腺癌、腺鳞癌患者,推荐根治性放疗联合铂类(首选顺铂,无法耐受可使用卡铂)同步化疗(1类推荐)。

顺铂推荐剂量为30-40mg/m2,每周重复(2A类推荐),顺铂不耐受时可选用卡铂,卡铂推荐剂量为AUC2,每周1次(2B类推荐)。其他化疗方案的选择顺铂或卡铂均不耐受时可选用卡培他滨+丝裂霉素、吉西他滨、紫杉醇(2A类推荐),也可采用铂类联合紫杉醇周疗或3周疗(2B类推荐)。临床实践中的注意事项放疗总治疗时间控制在8周以内(1类推荐)。

MRI是确定肿瘤侵犯范围的最佳影像学方法,IMRT是首选的放疗技术(2A类推荐)。010203推荐方案与药物选择

近距离放疗的重要性近距离放疗是根治性放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SBRT不可替代近距离放疗(1类推荐)。

近距离放疗通常在EBRT治疗后进行,可通过腔内和(或)组织间插植于原发肿瘤区补量30~40Gy。技术方法与剂量推荐推荐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将影像引导的近距离放疗作为主要的技术方式(2A类推荐)。

近距离治疗处方剂量具体推荐为:早期肿瘤5.5Gy×5次,大肿瘤或疗效不佳者6Gy×5次,或7Gy×4次。临床研究与证据支持2020版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子宫颈癌放疗指南推荐根治性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体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的总EQD2应≥80Gy。

对于小体积肿瘤,NCCN指南推荐体外照射联合阴道近距离放疗治疗给予肿瘤体积或A点的总剂量为80~85Gy,大体积或对治疗反应不佳的肿瘤总剂量应≥87Gy。近距离放疗的应用

同期免疫放化疗03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为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疗的机制与优势KEYNOTE-A18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安全性可接受。

CALLA研究事后分析显示,在肿瘤PD-L1高表达(TAP≥20%)的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PFS获益显著。临床研究与证据支持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可用于治疗FIGO2014分期Ⅲ-ⅣA期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1类推荐)。

CALLA研究显示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耐受性良好,但在未选择生物标志物的全人群中未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免疫治疗药物的选择免疫治疗的突破与进展

在实施同期免疫放化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治疗方案的实施与监测同期免疫放化疗可与手术、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探索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