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pdf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持续、全面辨识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合理评价其风险程度
正确制定并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确保公司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场所、设施、产品和服务等
所涉及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管理。
2职责
2.1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分级管
控工作的领导机构,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分级
管控工作全面负责,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批。
2.2公司安全生产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分级管控工作,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
2.3公司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分管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
2.4安环部是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
部门,负责对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进行综合监
督管理,组织制定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各级
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5生产部对各单位涉及机电仪、特种设备等设备设施、建构筑
物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
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6生产部对各单位涉及工艺技术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
查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7行政部保卫部门对各单位涉及消防管理、消防应急设备设施
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
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8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控制措施的
制定与实施,负责本单位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
3术语
3.1单元一一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
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2危险源一一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第一类危险源一一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
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3.4第二类危险源一一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
坏或失效、故障的各种因素。
3.5重大危险源一一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
险化学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危险源辨识一一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7风险一一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
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
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二可能性X严重性。
3.8风险点一一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
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
合。
3.9可容许风险一一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安全方针,已降至组
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3.10不可接受风险一一指预期的风险事故的最大损失程度已经
超过了单位或个人承受能力的最大限度。
3.11风险评价一一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
过程。
3.12风险分级一一通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
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13风险分级管控一一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
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
管控方式。
4内容
4.1要求
4.1.1各单位每年组织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
及岗位员工开展本单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
并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在分析评价过程中,要组织工艺、设备、
电气、仪表各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全程参与,做到风险辨识分析
全覆盖。
4.1.2公司每三年委托具有资质和能力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