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源及安风险辨识控制管理制度.doc

发布:2016-12-06约3.0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格库铁路新疆段S2标项目部四工区 危险源及安全风险辨识控制管理制度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库铁路新疆段S2标四工区 2016年04月01日 危险源及安全风险辨识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持续对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3 各部门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 危险源的辩识 4.2.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管理和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4.2.1.2 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4.2.1.3 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公司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2.1.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4.2.1.5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1)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3) 三种状态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4.2.2 识别的方法 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 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客户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 4) 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 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 4.3? 风险评价 4.3.1? 矩阵法 轻微伤害 伤? 害 严重伤害 极不可能 可忽略风险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不可能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可能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不可容许风险 4.3.2 LEC定量评价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0.2 0.1 很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值为3或1)。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 2 1 0.1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可 能 出 现 的 结 果 经济损失(万元) 伤亡人数 100 200以上 死亡10-29人、重伤50人以上 40 100-200 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