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微生物学教案.docx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一、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
绪论
2
2
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胞
3
2
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分类和鉴定、真细菌
4
2
原核微生物:古细菌
5
2
真核微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真菌基本形态、菌落特征
6
2
真核微生物:真菌及其他真核微生物
7
2
真核微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病毒:概念、大小、形态及特征
8
2
病毒:病毒结构、噬菌体、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
9
2
微生物营养:微生物营养物质及其功能、营养类型、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
10
2
微生物营养:培养基的概念、类型和配制原则以及配制方法
11
2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12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
13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4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2
微生物的生态:生态系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16
2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17
2
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农药
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2
2
1
原核微生物
6
2
8
2
真核微生物
5
2
7
3
病毒
3
3
4
微生物的营养
4
2
6
5
微生物的代谢
2
2
6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
4
10
7
微生物的生态
4
4
8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2
2
4
合 计
34
12
46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绪论
目的
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类群、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战略地位和微生
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难点:无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一、微生物的概念,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及特点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特点
二、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史前期
.创始期
.奠基期
.发展期
.成熟期
四、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医学保健领域的贡献
.在工业应用上的贡献
.在农业上的贡献
.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
理论讲授;举例
名称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目的
要求
掌握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放线菌的形态、大小、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功能、繁殖方式及菌落特点,了解细菌代表种群的基本特征。
重点
难点
重点: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的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和功能,染色技术,真细菌和古细菌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异同。
难点:真细菌和古细菌化学组成的差异,细胞壁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学时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以细菌细胞为代表介绍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一、细菌细胞的形态
1、细胞大小
2、形状和排列方式
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
3、细胞质及核质
三、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第二节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一、分类原则
二、分类方法
三、生物分类系统
第三节真细菌
一、革兰氏阴性细菌
二、革兰氏阳性细菌
三、放线菌
第四节古生菌
一、基本特征
二、与其他生物的区别
理论讲授;举例
名称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目的
要求
掌握真菌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分类依据和方法,了解原生动物、藻类的
一般形态及繁殖特点,了解各亚门真菌的代表种属
重点
难点
重点:真菌菌丝的特点、结构及其功能、繁殖方式
难点: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的异同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5学时
第一节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第二节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形态
(一)菌丝和菌丝体
(二)酵母状细胞
(三)菌落
二、繁殖
1、无性繁殖
2、有性繁殖
三、真菌的分类
四、真菌的代表种属
第三节其它真核微生物
一、单细胞藻类
1、基本特征
2、生活习性
二、原生动物
1、基本特征
2、生活习性
理论讲授;举例
名称
第三章病毒
目的
要求
掌握癌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分类依据、癌的复制周期(增殖周期)及亚病毒的种类;了解昆虫病毒及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
重点
难点
重点:病毒结构和化学组成,噬菌体的复制
难点:几类亚病毒的特征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3学时
第一节病毒(真病毒)
一、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概念和特征
三、大小和形态
四、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五、病毒的分类
六、亚病毒
第二节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形态
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第三节昆虫病毒和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