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试题(+答案).docx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能杀灭一切微生物,达到灭菌水平的化学灭菌剂为()
A.环氧乙烷
B.含氯消毒剂
C.氯己定
D.季铵盐类消毒剂
答案:A。环氧乙烷是一种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水平的化学灭菌剂。含氯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但不是所有含氯消毒剂都能达到灭菌水平;氯己定属于低效消毒剂,不能杀灭芽孢等全部微生物;季铵盐类消毒剂也是低效消毒剂,不能达到灭菌要求。
2.下列哪种物品不能用压力蒸汽灭菌()
A.凡士林纱布
B.手术器械
C.玻璃器皿
D.不锈钢餐具
答案:A。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手术器械、玻璃器皿、不锈钢餐具都可以采用压力蒸汽灭菌。而凡士林纱布这类油类和粉剂等物品不适合用压力蒸汽灭菌,因为压力蒸汽难以穿透凡士林等油脂类物质,不能保证灭菌效果。
3.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应符合()
A.《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B.《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
D.以上都是
答案:D。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需要同时符合《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消毒管理办法》对消毒产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提供了具体的消毒技术和操作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强调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整体要求,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合理使用是其中重要部分。
4.含氯消毒剂使用液应()
A.现配现用
B.配置后使用24小时
C.配置后使用48小时
D.配置后使用72小时
答案:A。含氯消毒剂稳定性较差,易受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而分解,降低消毒效果。所以含氯消毒剂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以保证其有效氯含量和消毒效果。
5.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
A.先消毒,再清洗,后灭菌
B.先清洗,后消毒,再灭菌
C.先灭菌,再清洗,后消毒
D.先消毒,再灭菌
答案:A。对于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以杀灭或减少病原体,然后进行清洗去除污染物,最后进行灭菌处理,确保达到无菌状态。
6.以下哪种消毒方法属于物理消毒法()
A.紫外线消毒
B.含碘消毒剂消毒
C.过氧乙酸消毒
D.戊二醛消毒
答案:A。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微生物的核酸发生光化学反应而死亡,属于物理消毒法。含碘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戊二醛消毒都是利用化学物质的特性来杀灭微生物,属于化学消毒法。
7.普通病房的地面应采用()进行清洁和消毒
A.清水擦拭
B.含氯消毒剂擦拭
C.酒精擦拭
D.季铵盐类消毒剂擦拭
答案:B。普通病房的地面通常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清水擦拭只能去除表面的灰尘等污垢,不能起到消毒作用;酒精主要用于皮肤消毒等,对地面消毒效果不佳且成本较高;季铵盐类消毒剂属于低效消毒剂,对于病房地面消毒可能不能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
8.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A.灭菌水平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答案:C。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中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能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可满足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物品的消毒要求。灭菌水平适用于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等的器械;高水平消毒适用于受到细菌芽孢以外的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低水平消毒不能有效杀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满足接触皮肤、粘膜物品的消毒需求。
9.下列关于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错误的是()
A.检查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
B.检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C.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只要价格便宜就可以进货
答案:D。消毒产品进货时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要检查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确保产品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合格产品;检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产品。不能仅仅因为价格便宜就进货,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合法性。
10.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物品时,若要缩短消毒时间,通常可()
A.增加消毒剂浓度
B.降低消毒剂浓度
C.减少消毒剂用量
D.延长放置时间
答案:A。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消毒剂浓度可以提高消毒效果,缩短消毒时间。降低消毒剂浓度和减少消毒剂用量都会降低消毒效果,延长消毒时间;延长放置时间虽然也可能增强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