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发布:2025-03-21约4.23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使其达到无菌程度的处理。

3.高水平消毒是指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真菌、亲脂性病毒的消毒方法。

4.中水平消毒是指杀灭除()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的消毒方法。

5.低水平消毒是指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

6.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μW/cm2。

7.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一次,监测方法是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菌片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后取出菌片,接种于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上,在()℃温箱中培养7天,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8.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每批次进行,监测方法是将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菌片分别放入灭菌器内四角及中心部位,灭菌后取出菌片,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上,在()℃温箱中培养7天,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9.戊二醛属灭菌剂,常用浸泡法,将清洗、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中,达到规定的浸泡时间,取出后用()冲洗干净,干燥备用。

10.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消毒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制品消毒后,应用()溶液冲洗,再用清水擦拭。

11.碘伏应现配现用,碘伏稀释液不稳定,宜在()小时内使用。

12.醇类消毒剂常用浓度为()%,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13.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区。

14.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的流程。

15.医院感染监测包括()监测、()监测、()监测和()监测等。

16.医院环境分为四类区域,即()、()、()和()。

17.普通病房的空气消毒可采用()、()等方法。

18.口腔科手机消毒可采用()、()等方法。

19.内镜消毒应采用()消毒法,达到高水平消毒。

20.对受到致病性芽孢菌、真菌孢子和抗力强、危险程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的消毒方法。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消毒方法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热力消毒

B.紫外线消毒

C.环氧乙烷消毒

D.微波消毒

2.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最可靠的方法是()

A.化学监测

B.生物监测

C.物理监测

D.工艺监测

3.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与时间的要求是()

A.1m,30分钟

B.2m,30分钟

C.3m,30分钟

D.4m,30分钟

4.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

A.碘伏

B.乙醇

C.过氧化氢

D.氯己定

5.戊二醛浸泡灭菌的时间一般为()

A.10小时

B.8小时

C.6小时

D.4小时

6.含氯消毒剂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现配现用

B.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C.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D.可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

7.醇类消毒剂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物品的消毒()

A.手

B.皮肤

C.体温计

D.医疗器械

8.下列哪种物品不能用压力蒸汽灭菌()

A.金属器械

B.玻璃器皿

C.凡士林纱布

D.棉质敷料

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是()

A.消毒灭菌

B.隔离措施

C.监测

D.感染控制

10.普通病房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不超过()

A.5CFU/cm2

B.10CFU/cm2

C.15CFU/cm2

D.20CFU/cm2

11.口腔科的牙钻属于()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无危险性物品

12.内镜消毒后应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合格标准为()

A.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B.细菌总数≤1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C.细菌总数≤5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D.细菌总数≤1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13.对传染病患者污染的物品,应选择的消毒方法是()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清洁处理

14.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B.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C.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