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发布:2025-05-08约8.4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

A.碘伏

B.乙醇

C.戊二醛

D.氯己定

答案:C

解析: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戊二醛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各种微生物。碘伏和乙醇属于中效消毒剂,只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氯己定属于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等。

2.关于紫外线消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紫外线灯有规定的有效使用时限,一般不超过1000小时

B.消毒时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2040℃,相对湿度40%60%

C.紫外线消毒适用于有人的环境

D.紫外线照射强度低于70μW/cm2时应更换紫外线灯

答案:C

解析: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可引起眼炎、皮肤红斑等,所以紫外线消毒时室内不能有人。紫外线灯有规定的有效使用时限,一般不超过1000小时;消毒时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适宜的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40%60%;当紫外线照射强度低于70μW/cm2时应更换紫外线灯。

3.下列物品中,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A.体温表

B.压舌板

C.胃镜

D.手术器械

答案:D

解析: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等。体温表和压舌板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胃镜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需采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

4.含氯消毒剂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不超过()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

解析:含氯消毒剂稳定性较差,易受光照、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分解,降低消毒效果,所以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不超过24小时。

5.下列关于戊二醛消毒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B.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C.戊二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

D.戊二醛可用于空气消毒

答案:D

解析:戊二醛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不能用于空气消毒。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冲洗干净,以去除残留的戊二醛;戊二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

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达到灭菌效果()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煮沸消毒法

D.环氧乙烷灭菌法

答案:C

解析:煮沸消毒法属于消毒方法,一般在100℃水中煮沸51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不能达到灭菌效果。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和环氧乙烷灭菌法都属于灭菌方法,能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7.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

A.中水平消毒

B.高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清洁

答案:B

解析:高水平消毒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适用于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中水平消毒只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低水平消毒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等,清洁主要是去除物品表面的污垢,不能杀灭微生物。

8.医院消毒工作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分为()

A.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B.热力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C.气体消毒法和液体消毒法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医院消毒工作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分为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包括热力消毒(如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煮沸消毒等)、紫外线消毒、电离辐射消毒等;化学消毒法是利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碘伏等。

9.下列消毒剂中,属于醇类消毒剂的是()

A.过氧化氢

B.过氧乙酸

C.乙醇

D.二氧化氯

答案:C

解析:乙醇属于醇类消毒剂,具有杀菌作用,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二氧化氯属于含氯消毒剂。

10.进行空气消毒时,紫外线灯的悬挂高度为()

A.距离地面1.82.2m

B.距离地面2.22.5m

C.距离地面2.52.8m

D.距离地面2.83.0m

答案:A

解析:进行空气消毒时,紫外线灯的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1.82.2m,这样能保证紫外线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11.下列关于消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