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发布:2025-05-06约8.92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也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一般情况下,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C.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研究现代城市的人口变化影响不大

D.水稻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特征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故A错误;一般情况下,繁殖能力强,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故B正确;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研究现代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影响很大,故C错误;水稻的空间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图是某同学对此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在生长发育方面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故A错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新陈代谢,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故②与③、③与④具有协同作用。B、C、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若③为组织细胞,则③中的物质先进入组织液②,然后才能进入淋巴④,故A错误;若③为脑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O2浓度会下降,故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B正确;若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会合成肝糖原增多,血糖下降,故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C错误;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会分泌胰岛素增多,故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传输信息的几种方式,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性激素激发第二性征的传输信息的方式依次是

A.1、2、3

B.4、2、3

C.4、1、3

D.4、2、1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故应为4过程;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图中的2过程;性激素激发第二性征,属于1过程,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下丘脑是高等动物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对维持动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

A.具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调控相关的结构活动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B.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多种激素

C.下丘脑的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

D.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故A正确;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促性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故B错误;下丘脑的细胞属于神经细胞,能传导兴奋,也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故C正确;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胚芽鞘中,产生生长素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为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部位为尖端下面的一段,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7分)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一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图二表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图一???????????????????????????????????????????????图二

(1)图一中①所示某类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____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无法正常调节血糖。②所示抗体Y2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这类患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