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docx

发布:2025-05-10约1.26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虽然焦裕祿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期为什么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8分)

参考答案:焦裕禄精神是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2分)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弘扬焦裕禄精神能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助力中国梦的实现;(2分)弘扬焦裕禄精神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期为什么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学生必须通过认真分析设问来获取答题的相关信息。学生首先要明确焦裕禄精神的实质,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属于优秀的、先进的、崇高的文化。其次,学生可从其对人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网络大V谣翻网络的现象。净化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监管,更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做网络中的智者。“谣翻网络”现象折射出

①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眼力有待提高?????????????②公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理应得到满足

③远离网络拒绝谣言是当务之急???????????????????④对网络文化环境整治要长抓不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网络大谣长期在网上炮制虚假新闻、故意歪曲事实,制造事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并以删除帖文替人消灾、联系查询IP地址等方式非法攫取利益,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这要求我们要提高辨别眼力,自觉抵制;也需要政府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大对网络文化环境的整治力度。由此可见,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我们满足的应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需求,故②项中“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得到满足”的表述是不科学的,故不能入选;我们要拒绝网络谣言,但不能因噎废食,远离网络,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3.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

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高考废除英语的改革方案,违背了坚持对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甲的观点“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把英语与汉语对立起来的,其实质是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故A项表述正确,但并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本题材料中乙的观点“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认为学习英语具有重要意义,该观点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故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C项表述正确,亦不符合题意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高考废除英语的改革方案并不涉及各民族文化是否平等方面的问题,故D项表述不科学,符合题目要求,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历经几千年的泱泱大国,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准。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是起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百余年来,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与耻辱“陪绑”,饱受质疑、非难、批判与否定。百余年后,我们应当对此进行深刻反省,以理性、缜密、宏阔的视角检视中华文化并确立其历史责任,实现真实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有多种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