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传感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发布:2025-05-07约1.33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感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常用体温计与红外线体温计测量时间的明显的差别让学生体会传感器的带来

的方便。

目标2、通过观察智能声控开关、自动感应门、智能机器人视频初步形成传感器的概念,

感受传感技术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与意义。

目标3、通过学生分组小实验了解光敏电阻热敏电阻荷霍尔元件的性能了解其工作原

理。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目标4、通过电子秤、电饭锅、话筒、火灾报警器动画演示进一步了解传感器在生活中的

应用。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霍尔元件的特性。

2、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分析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学生小组实验、探究、讨论、视频演示

教学用具

多用电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纸杯、热水、手电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现场演示体温传感器从学生熟悉的生

红外线体温计现场测试体温0声J(红外线体温计)让学活实例导入新课

生感受到传感器的方便容易激发学生学

快捷习兴趣引起求知

欲望。学生列举类

似实例可以让学

播放视频了解生活中的传感器实例2、观看三个视频从中生知道物理就在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学我们身边。

视频一:自动感应门生先个人独立思考然

视频二:智能声控开关后小组交流

视频三:智能机器人

教学环节二: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3学生观察教师出示通过实物或图片,

的传感器实物或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

1,什么是传感器?认识其外形和结构。性认识。

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

如、、、、等

非电学量并能够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

于传送和处理、

等电学量或转换为0这样就可

以很方便的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2、干簧管(演示实验):4学生通过观看干簧管

实睑视频,了解干簧管从这三个实睑中

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归纳总结

NS得出这些元件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