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扬州高新区建设规划方案.pptx

发布:2025-05-06约5.9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扬州高新区建设规划方案

汇报人:XXX

2025-X-X

目录

1.项目背景与目标

2.区域规划与布局

3.产业发展规划

4.基础设施建设

5.生态环境与绿色建设

6.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

7.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

8.投资促进与风险控制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项目背景

区位优势

扬州高新区位于长三角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上海、南京等大都市均在1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据统计,该区域年货运吞吐量超过500万吨,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基础

扬州高新区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到200家,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60%以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策支持

扬州高新区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多项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近年来,园区累计获得政策扶持资金超过10亿元,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项目目标

提升产业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培育10家以上上市企业,形成5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优化环境

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实施节能减排,到2025年,园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力争到2025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

发展战略

产业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70%。

创新引领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搭建公共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计划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

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措施,推动节能减排,提升园区资源利用效率。目标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绿色低碳产业比重达到园区总产值的30%。

02

区域规划与布局

区域定位

创新高地

扬州高新区定位为区域创新高地,致力于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目前,园区已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家。

产业核心

作为扬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核心区,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产业集群规模将扩大至1000亿元。

生态宜居

扬州高新区坚持生态优先,致力于建设绿色、宜居的现代新城,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规划中,园区绿化覆盖率将超过4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力争达到90%。

功能分区

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作为核心区域,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用地面积3000亩,预计容纳企业200家以上,创造就业岗位5万个。

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涵盖企业研发总部、公共研发平台和孵化器,规划用地2000亩,旨在聚集高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预计形成30家以上研发机构。

生活配套

生活配套区包括住宅、商业、教育、医疗等设施,规划用地面积1500亩,将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园区工作人员的生活需求,并配套建设一所中学和一所医院。

空间布局

核心区布局

核心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集中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总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预计容纳企业500家,创造就业岗位2万个。

生态绿廊

生态绿廊贯穿整个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以绿色生态为特色,设置多个公园和休闲设施,提升园区生态环境,为员工提供休闲空间。

生活居住区

生活居住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包括住宅、商业、教育、医疗等设施,与产业区保持合理距离,确保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满足员工日常生活需求。

03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定位

主导产业

扬州高新区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细分领域,力争到2025年,三大产业产值占比超过70%。

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新兴产业产值达到园区总产值的15%。

产业链条

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8个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企业超过1000家,实现产业协同效应最大化。

产业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重点扶持100家以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预计到2025年,传统产业产值占比降低至40%。

新兴引领

以新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