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60dB变为30dB,这说明()
A.音叉振动的振幅变小 B.音叉振动的频率变低
C.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 D.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2.小红大声朗读,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3.小张同学和小李同学用同一台钢琴弹奏同一首曲子,影响曲子好听与否的物理量是()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音速
4.如图甲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钢尺振动发声,图乙是其声波图,其中横轴x表示振动时间,纵轴y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现将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变短,再用手拨动发声,则此声波图可能是下列哪一幅图()
A. B.
C. D.
5.图为声音的波形图,关于四个声音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响度不同 B.甲和乙的音色相同
C.丙和丁的响度不同 D.乙和丁的音调相同
6.如图所示为音乐家正在吹奏民族乐器唢呐的情形。下列关于唢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去掉唢呐前端的喇叭,会改变声音的响度
B.改变吹奏时的力度,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用钢琴和唢呐演奏同一个音符时,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7.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同学们满怀激情的宣誓声响彻整个校园。其中“响”是指声音的()
A.频率高 B.音调高 C.音色好 D.响度大
8.小明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归纳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①所示,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用不同的力拨动
B.如图②所示,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玻璃不能传声
C.如图③所示,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如图④所示,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二、多选题
9.在利用钢尺探究声音的相关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探究音调与频率是否有关,如图操作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
B.钢尺露出桌面越短,振动得越快
C.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D.此装置也可以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要控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
10.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三、填空题
11.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属于弹拨乐器,也被称为“众乐之王”“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演奏者拨动不同的弦时,发出声音的不同。
12.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振动发出声音的,装的水越多,吹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若用相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瓶子,敲击的速度变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13.“瓷仔弦”是闽南歌仔戏的伴奏乐器之一,演奏时琴弦发声,演奏者不断改变手指按压琴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4.观察图所示的两个声音波形图可以知道,两列声波的响度,音色(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15.往七个相同的玻璃高脚杯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就制成了酒杯打击乐器。用力敲击时可分别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1”音的应该是最(左/右)边的高脚杯,这些声音的(响度/音调)有可能相同。
16.如图所示是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它由多个青铜制成的钟按大小编组悬挂。钟声是由25编钟产生的,用相同力度敲击,大钟声音低沉、浑厚,小钟声音高昂、清脆,这是因为声音的(填写声音特性名称)不同。
17.在科技活动课上,小明展示了他用各种尺寸的废旧的笔杆制成的“吹奏乐器”,这种乐器在演奏时,声音是管内的振动发出的。粗笛低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