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pptx
第2章声现象
第2节声音的特性
目录
1.课程导入:听一听下面的乐音
3
思考:这些乐音相同吗?它们有什么特性?
乐音: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它是一个音乐术语)
2.音调–(1)音调的定义
4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女高音
男低音
声音要细、要高,音调高
声音要粗、要低,音调低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思考: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示:声音由发声体振动产生,音调高低一定与发声体振动情况有关。)
2.音调–(2)影响音调的因素
5
演示实验:尺子发声实验
振动部分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1/4全长(短)
3/4全长(长)
结论:
快
高
慢
低
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实验结果:
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单位:赫兹,单位符号:Hz(次/秒)。
(注意: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快慢是由频率描述的)
读一读: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6
超声波(高频):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蝙蝠、老鼠、苍蝇听得到)
次声波(低频):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
思考:
狗之间靠_____声波交流,蝙蝠靠_____声波确定位置。
次
超
(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产生;大象靠次声波交流;)
3.响度
7
演示实验:敲击音叉实验
实验结果: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响度。(增大响度:减少声音的发散。)
振幅:振动物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结论: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注意: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4.音色
8
演示实验:不同物体发声的波形
实验结果:
音色:声音的特有品质,叫音色。(反映每个物体发出声音的特有品质。)
结论:音色是发声体的特性,与材料、结构有关,用来辨别乐器、区分人。
不同乐器,不同人的音色不同。音色不可改变,但可被近似模仿,如:口技。
5.乐音三要素的判定
9
周期: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经过同一点所需要的时间。
声音三要素的判定举例:
(1)音调:高音歌唱家;
(2)响度:高声大叫;
(3)音色:闻声知人。
6.随堂测验(1)
10
1.打击乐器(如鼓、锣)靠乐器本体振动发声。音调与乐器本体的松紧程度和质量有关:
(1)鼓皮松,质量大,则难振动,振动慢,那么音调____;
(2)鼓皮紧,质量小,则易振动,振动快,那么音调____。
低
高
2.敲击时,是________________振动发声,装水越多发声的音调越____,水越少音调越____。
水和瓶子共同
低
高
6.随堂测验(2)
11
3.弦乐器(如二胡、吉他、小提琴)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
(1)琴弦粗、长、松,则振动慢,那么音调____;
(2)琴弦细、短、紧,则振动快,那么音调____。
低
高
4.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将()
A.保持不变B.变高
C.变低D.无法确定
C
6.随堂测验(3)
12
5.管乐器(长笛、箫、萨克斯)是通过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与空气柱长短有关:
(1)乐器管中的空气柱长,则振动慢,那么音调____;
(2)乐器管中的空气柱短,则振动快,那么音调____。
低
高
6.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A
6.随堂测验(4)
13
7.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
8.“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
C
响度
音调
音色
6.随堂测验(5)
14
9.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300
能
10.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能准确地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
【答案】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狗的听觉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