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必修二).doc

发布:2025-05-08约4.8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代商业的进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方立场不坚决。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平安,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方行踪不定或生活担忧定。秦、楚两地相距甚远,说明①②③正确。④成语中不能体现。

答案:A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见是()

A.确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解析:材料确定农、工、商、虞各自重要的经济地位,提出了农、工、商、虞皆本的思想。

答案:B

3.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际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富强的茶马市场

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解析: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即草市。到唐代时,草市的作用格外显著,渐渐演化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据此草市指的是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选D项。

答案:D

4.“御街始终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毁灭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

解析:从材料“御街始终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解。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依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据此本题选C项。

答案:C

5.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集市数

直隶

14132

82527

43537

山东

42104

641126

741583

陕西

(关中)

16143

21238

28264

江西

45459

51545

43976

福建(不

含台湾)

19131

15205

39511

广东

——

721270

711959

A.农夫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沟通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进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解析: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州县集市的密度应当是南方超过北方故应排解D;从明清各地集市变化反映不出B和C;而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进展,故A项符合要求。

答案:A

6.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毁灭了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6个,清代(鸦片战斗前)增加到479个。就明清时期而言,这些工商业市镇()

A.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B.严格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C.已开头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毁灭

解析: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工商业市镇兴起的缘由在于经济和交通因素,B项指的是唐朝,故应排解;C项应当指的是宋朝的交子,故应排解;D项在明朝也应排解;所以此题应当选择A。

答案:A

7.“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井田制 B.自耕农土地全部制

C.均田制 D.土地兼并

解析:阅读材料内容可知,国家将确定土地按统一的标准支配给农夫,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C。

答案:C

8.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即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白他的山居()

A.从事商品生产

B.田庄里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过着自耕农的生活

D.田庄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解析:材料中关键词为“耕以饭,亦桑贸衣”即种田得粮食,种桑养蚕吐丝织布,体现自给自足。

答案:D

9.下列言论体现了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是()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