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调查研究设计.pptx
医学统计学调查研究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调查研究概述
调查研究的分类
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抽样方法与误差控制
样本量估计方法
调查质量控制与实施
典型案例分析
CATALOGUE
01
调查研究概述
PART
定义
调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有计划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及其相关因素的方法。
基本特点
调查研究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客观性。
定义与基本特点
调查研究的应用场景
医学领域
调查研究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如流行病学调查、新药临床试验等。
社会学领域
经济学领域
调查研究在社会学领域中常用于了解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和制定社会政策,如民意调查、教育评估等。
调查研究在经济学领域中可用于市场研究、产品调查、消费者行为分析等方面,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
2
3
调查研究与其他研究设计的区别
与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研究,而调查研究则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无法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03
02
01
与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文献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而调查研究则是通过直接收集原始数据来解决问题。
与观察研究
观察研究是通过观察现象或行为来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而调查研究则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主动获取数据。
02
调查研究的分类
PART
普查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在总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或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中某些特定方面的情况。
针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进行调查,以获取全面、系统的资料。
按调查范围分类: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横断面研究:在同一时间点上对某一特定群体进行调查,描述该群体的特征或患病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追溯其既往暴露于某种因素的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探究该病与因素之间的关联。
队列研究: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观察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
纵向研究:在不同时间点上对同一群体进行多次调查,以观察其特征或患病情况的变化。其中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按调查时间分类
概率抽样
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或可计算,能够代表总体。
非概率抽样
不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而是根据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或方便性选择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按抽样方式分类: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
03
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PART
调查研究目的
描述现象、分析原因、验证假设、制定措施等。
调查指标
反映研究目的,具有客观性、可测量性和特异性。
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
总体和样本,明确范围和数量。
调查对象
个体、群体或社区等,确保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
观察单位
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选择调查方法和资料搜集方法
资料搜集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调查方法
普查、抽样调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调查项目
根据调查目的和指标,确定需要调查的内容。
调查表
设计清晰、简明、易于理解的调查表,确保调查对象和调查员能够准确填写。
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04
抽样方法与误差控制
PART
单纯随机抽样
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系统抽样
按照一定顺序和间隔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如每隔k个单位抽取一个。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不同层,然后从每一层中抽取样本,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整群抽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以群组为抽样单位进行抽取。
概率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方法
偶遇抽样
研究者根据方便性选择样本,如街头拦人进行问卷调查。
判断抽样
雪球抽样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样本,如选择某些特定地区或群体进行调查。
通过已找到的样本介绍其他潜在样本,不断扩大样本规模,通常用于难以找到的研究对象。
1
2
3
抽样误差比较及控制策略
抽样误差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
误差控制策略
增加样本量、优化抽样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等。
误差影响因素
抽样设计、样本大小、抽样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等。
误差评估
通过计算抽样误差的置信区间或进行假设检验来评估误差的大小和范围。
05
样本量估计方法
PART
经验法
根据类似研究或经验确定样本量,适用于历史数据充足且与研究目的相似的情况。
查表法
根据统计学原理,预先编制好的表格,通过查找特定条件下的样本量来确定所需样本量。
经验法与查表法
利用总体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标准差等)进行样本量估计,如正态分布、t分布等。
参数推断
不依赖总体分布的参数,通过比较样本分布与参考分布的差异进行样本量估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