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施工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技术.pdf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
技术
陈文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1103
摘要: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发展迅猛,盾构法隧道在城市交通、市政等重大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
拟建隧道在线路的选择上,由于受规划及既有建构筑物的制约,有时会需要近距离下穿已运营地铁隧道。本文以
浦东新区前程路电力隧道盾构下穿地铁7号线为背景,从模拟段施工及穿越段施工两个方面研究盾构下穿7号线
沉降控制的关键措施,为今后类似施工工况提供经验借鉴及技术支持。
关键词:盾构;下穿地铁;沉降控制
中图分类号:U455.43
[1]
1工程概况施工。
2.1模拟段分层监测点布设
1.1盾构下穿7号线概况
在盾构下穿地铁隧道前200m范围内,于隧道轴线
前程路电力隧道和管线工程4#—5#区间隧道采用
上方布设12个深层监测点,每个分层监测管底距离盾
盾构法施工工艺,隧道内径3.5m、外径4.1m,隧道净
构机顶间距1m,最底部磁环距离盾构机顶2m,从最底
距492.884m,选用Ø4320mm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下
部磁环往上每间隔2m布设一个磁环,每个分层监测点
穿上海地铁7号线龙阳路站—芳华路站区间,与7号
共计8个磁环。
垂直净距仅3.127m,穿越角度84°,地铁7号线外径
12个分层沉降点划分为3个区域,将S1-S4作为
6.2m、内径5.5m,上、下行线净距6.4m。
Ⅰ区,目的使施工监测人员在该工况下熟练掌握监测
1.2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的操作方法、仪器使用及控制要点;将S5-S10作为Ⅱ
盾构下穿地铁区间处于⑤1层粉质粘土中,⑤1层
区,重点监测区,保证采集数据及时、准确、完整,
粉质粘土层为软粘性土,开挖扰动易产生破坏,导致
是进行沉降分析的最重要数据来源,并依据此区数据
开挖面失稳;强度低,曲线顶进时易偏移设计方向;
分析出影响沉降的因素及各因素对沉降的影响程度;
具高黏性,易黏着盾构设备或造成管路堵塞,使掘进
将S11-S12作为Ⅲ区,用以验证Ⅱ区所得结论的正确
难以进行,开挖扰动易产生结构破坏,强度降低,重
性。
新固结导致隧道产生过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每个分层沉降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分为3个阶段,
本工程地下水由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和深部粉(砂)
刀盘到达监测点之前10环:每推进一环该监测点进行
性土层中的承压(微承压)水组成,地下水补给来源
一次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