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检验检测报告基础信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基础信息规范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信息规范项目自2019年5月起,由
北京信睿浩扬科技有限公司提出,联合北京数字认证股份
有限公司、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等单位共同研制,并于2020年7月通过中国标准化协会立
项论证,正式立项(中国标协2020年【147】文)。
(二)编制背景和目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崛起,电子版
检验检测报告近年来呈现出数量大、增长快的趋势,据国家
认监委官方数据显示,全国每年要出具约3.4亿份检测报告,
且逐年增长。
但随着近年来纸质报告问题的频发,假报告、篡改报告
的事件层出不穷。报告难追溯、难查询、难验证等问题,给
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随着监管部门对
产品质量的把控管理日益严格,国家层面高度关注数据造假
现象,普通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逐渐提高,电子报告越
来越被广泛认可。
由于传统纸质版报告具有成本高、消耗能源、易出现损
坏、篡改等弊端。
电子版检验检测报告以起成本低、能耗少、避免损坏和
1
篡改等特点,逐渐被检验检测机构等广泛使用。
现阶段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首当其冲的选择,
但是电商平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疑问:如何把控产品的质
量问题?如何识别电商平台检测报告的真实性?电子检测
报告的出现可以简单的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电子检测报告近年来已被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
检测机构逐一认可,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行业标准。
因此,本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在解决上诉传统纸质报告问题的
基础上更是填补了行业空白,让电子检测报告更规范、可追
溯,使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更加有序。
(三)编制过程
2019年5月,成立预研工作组,研究项目可行性、框架
内容等,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
2019年8月20日,标准起草工作组全体成员单位在北
京举行了第一次标准研制讨论会议。通过讨论分析,明确了
标准的结构框架,并对标准相关章节涉及的标准化要素分析,
进行了任务分工。
2019年9月-12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前期研究成果
分析,运用标准化经典原理与科学方法,明确标准范围,针
对电子版检验检测信息规范要素的基本要求、技术要点、相
关方责任分工、通用规则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广泛
讨论、充分论证,形成工作组草案稿。
2
2020年2月30日,标准起草工作组,通过网络会议的
形式,组织了标准草案稿专家研讨会。专家对标准草案条款
进行了逐条讨论,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2020年4月,准起草工作组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
了充分讨论与分析,并根据专家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对标
准框架、要素、内容、条款表述进行了调整与完善。同时参
与中国标协立项论证会,并正式立项。
2020年5月,标准起草工作组,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
组织了第二次专家研讨会。对标准关键条款进行了充分的研
讨。
2020年6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再次对标准
草案稿进行了完善,经内部反复讨论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
见稿,提交中国标准化协会平台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与确定标准内容的主要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1.落实法律政策要求。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标准起草工
作组对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在此基础
上对检验检测报告电子化、规范化、技术规范管理提出要求,
确保标准与政策文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广泛吸纳优秀实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检验检测报
告电子化工作蓬勃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良好经验和先进做法。
因此,制定本标准时,标准工作组以研讨、材料收集与分析
3
等多种形式,广泛获取相关资料。在保证团体标准适用性的
前提下,将当前检验检测报告电子化工作的成熟经验、良好
做法整理、提炼、吸纳,以标准的形式将优秀实践固化、复
制和推广,确保标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确保内容科学先进。标准起草工作组编制过程中,潜
心研究,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技术攻关工作。组织专家充分研
讨,以此保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