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锅炉吹管技术方案.docx

发布:2025-05-04约1.9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锅炉吹管技术方案

1蒸汽吹管的目的

蒸汽吹管是机组启动运行以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项目。它是以本锅炉产生蒸汽为动力,吹洗过热器、再热器及其相关的蒸汽管道在制造、运输、存放及安装过程中,积存其内部的沙石、焊渣、锈垢及氧化皮等杂物,使品质合格的蒸汽进入汽轮机,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2临时系统的连接及吹管前必须条件

a.临时系统的连接

根据被吹洗的热力系统的结构特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系统简单,临时工作量少,节省工期等综合考虑。在高压主汽门盖、中压主汽门盖及再热器冷段管道分别接临时管。临时管道的内径按要求应大于或等于上游正式管道的内径。

b.蒸汽吹管前必须的条件

1)锅炉化学清洗工作结束,系统恢复完毕;

2)吹管系统安装完毕;临时吹管系统能够满足吹管压力要求,确保吹管过程的安全进行;

3)再热器冷段管道、热段管道、高压旁路及吹管用的临时管道在安装对口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其内部不允许存在任何杂物;

4)临时管道的焊接必须用氩弧打底,确保管道内部无焊渣和焊瘤;

5)吹管临时管道的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膨胀自由;

6)临时管路上凡有可能积水的地方,必须装设疏水管排至地沟;与汽机疏水膨胀箱相连的而在吹管期间必须开启的疏放水阀,于阀门后断开并接临时管引至地沟;

7)临时吹管控制门调试完毕,开关灵活,并能中间停止,全开、全关时间应在一分钟以内,控制装置设在控制室内;

8)控制室内与投运设备有关的主要运行监视仪表,如压力、流量、温度等表计均已调试完毕,可投入使用;

9)吹管用的临时压力、温度表,安装完毕,压力表远离临时管路便于观察,温度表引至控制室;

10)高压旁路的电动门调试完毕,能正常操作;高压旁路角形调节阀暂不装,用临时管代替;吹管时用其前部电动门控制。

11)吹管用靶板准备完毕。

12)吹管期间,应能供应足够的除盐水。

13)一、二次汽温调节系统应调试完毕,能随时投入。

14)燃油系统调试完毕,所有油枪均能随时投入运行。厂用蒸汽应保证。

15)汽机润滑油系统、顶轴、盘车及真空、凝结水系统调试完毕,能随时投入运行;

16)锅炉及给水加药和取样系统可以投入。

17)计算机控制的BMS、DAS、SCS、CCS系统上,有关的监控操作、数据采集、信号显示能正确投入使用。

18)锅炉的联锁保护试验,动作正确可靠。

3蒸汽吹管的方法

采用普通的降压法或稳压法吹管。

4蒸汽吹管的范围、流程、控制参数

a.蒸汽吹管的范围包括:过热器、主蒸汽管道、再热器、再热器冷段及热段管道、旁路管道,辅汽管道包括:轴封管道、除氧器供汽管道、暖风器供汽管道等。

b.蒸汽吹管的流程:

拟分三阶段吹管。

第一阶段:主汽管道吹管

第二阶段:高压旁路及再热冷段管道吹管

第三阶段:再热器及热段管道吹管

吹管第二阶段结束后利用余汽进行辅汽管道包括:轴封管道、除氧器供汽管道、暖风器供汽管道等的吹管。

c.吹管参数的选择。

5吹管质量监督标准

吹管依据《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中规定的吹管标准为:

过热器、再热器及其管道各段的吹管系数大于1;

在被吹洗管末端的临时排汽管内(或排汽口处)装设靶板,在保证吹管系数前提下连续两次更换靶板,靶板上冲击斑痕粒度不大于0.5mm,且斑痕不多于5点即认为吹洗合格。

6吹管具体工艺步骤

7在吹管过程中记录如下数据

主要记录吹管期间吹管次数及开门前,开门后的如下参数:

a.过热器出口压力、温度;

b.主汽门前压力、温度;

c.再热器入口压力、温度;

d.再热器出口压力、温度;

e.排汽口的压力、温度。

8吹管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a.注意事项

1)蒸汽吹管期间应严格控制锅炉给水流量,避免锅炉水循环被破坏;

2)全部过热器,再热器疏水的一次门全开,二次门控制。暖管期间将主蒸汽管道、再热器冷段管道及临时管道内部的水放净;

3)吹管期间关闭全部疏水门;

4)注意监视炉膛出口烟温;

b.安全措施

1)所有临时管道均敷设保温层,以免烫伤工作人员;

2)排汽口设专人监视,与指挥中心保持密切联系;

3)排汽口不得正对建筑物;

4)拆除所有影响锅炉及管道膨胀以及容易引起着火的脚手架、跳板等,人行道要畅通,照明要充足;

5)参加吹管的工作人员要配戴防护耳罩

6)运行人员必须熟悉机组的运行操作,熟悉蒸汽吹管的过程及步骤;

7)由专人操作电动控制门,专人拆装靶板;并建立严密的联系;

8)吹管期间,安全警卫人员、消防人员、医护人员及设备检修人员应到现场值班;

9)在吹管前须发布通告及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