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问题.pptx

发布:2025-05-08约3.09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报人:xxx

20xx-05-15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问题

目录

冠状动脉造影术简介

术后患者生理变化观察

护理评估与记录要求

药物治疗管理与指导原则

康复期生活指导与健康教育

家属参与护理工作要点

01

冠状动脉造影术简介

通过造影术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了解血管走向、数量和畸形情况。

明确冠状动脉病变

判断冠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

评估冠脉狭窄程度

为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指导治疗决策

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监测病情进展。

预后评估

术后处理

拔出导管和导管鞘,进行压迫止血,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冠脉造影

将造影导管送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注入造影剂,同时采集影像资料。

穿刺与置管

在选定穿刺点进行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鞘,通过导管鞘引入造影导管。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确定手术适应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入路选择

通常选择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作为穿刺点,进行消毒和ju部麻醉。

疑似冠心病患者,需明确冠脉病变情况;冠心病患者治疗前需了解冠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治疗后评估疗效。

对造影剂过敏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急性感染或全身性感染者;不能配合手术者。

适应症

禁忌症

并发症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造影剂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风险因素

高龄、女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会增加手术风险;同时,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处理不及时也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02

术后患者生理变化观察

心电监护

血压监测

呼吸观察

体温监测

01

02

03

04

术后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的变化,以及有无心肌缺血的表现。

定时测量患者血压,注意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过高或过低。

注意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定期测量体温,观察有无发热等感染征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03

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患者出血风险,术中轻柔操作,减少血管损伤,术后压迫止血并卧床休息。

01

穿刺部位出血

术后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02

消化道出血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黑便、呕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假性动脉瘤

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可触及搏动性肿块,应及时行超声检查确诊并处理。

动静脉瘘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连续性杂音,如有异常应行超声检查确诊,并采取手术治疗。

动脉夹层

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应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心电监护

01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及处理

02

对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应观察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电解质平衡

03

注意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尤其是血钾浓度,以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03

护理评估与记录要求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字评分量表(NRS),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评估疼痛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疼痛处理

详细记录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处理措施,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疼痛记录

观察患者术后排尿是否顺畅,有无尿潴留或尿失禁等情况。

排尿功能观察

了解患者术后排便情况,包括大便的性状、次数及排便时有无疼痛等。

排便功能观察

如发现排尿排便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心理状态评估

运用心理评估量表,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心理疏导、安慰和支持,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协助治疗。

家属沟通

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04

药物治疗管理与指导原则

03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1

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以预防血栓形成。

02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抗凝效果。

1

2

3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医生建议,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以保持血压稳定。

教育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

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头痛、低血压等副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需注意观察心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