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测试题及答案.docx
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以下不属于劳动关系主体的是()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行政部门
D.工会
答案:C
解析: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工会是劳动者的组织,也属于劳动关系主体相关范畴。劳动行政部门是劳动行政管理的主体,并非劳动关系主体。
2.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
A.8;40
B.8;44
C.10;40
D.10;44
答案:B
解析:《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3.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倍的工资。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5.经济性裁员时,用人单位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不包括()
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B.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C.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D.新入职的年轻员工
答案:D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6.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答案:C
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7.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
A.100%
B.150%
C.200%
D.300%
答案:C
解析:《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8.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试用期
B.保守商业秘密
C.劳动报酬
D.福利待遇
答案:C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试用期、保守商业秘密、福利待遇属于约定条款。
9.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答案:C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10.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小时的用工形式。
A.4;20
B.4;24
C.6;20
D.6;24
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1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形式。
A.口头
B.书面
C.录音
D.录像
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12.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个月。
A.6
B.10
C.12
D.24
答案:C
解析:《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