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手房抵押贷款信息披露说明.docx

发布:2025-05-06约3.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手房抵押贷款信息披露说明

编号:__________

甲方:XXX有限公司

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

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二手房抵押贷款过程中,甲方作为贷款人向乙方提供贷款所涉及的各项信息披露要求,以确保双方权益的合法、公正保护。

乙方:XXX个人

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

合同背景:鉴于乙方拟购买位于XX省XX市XX区的二手房,并向甲方申请抵押贷款,为保障交易双方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甲方责任和义务:

1.甲方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银行规定,对乙方提供的二手房抵押贷款申请进行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2.甲方有义务向乙方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

3.甲方应确保贷款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至乙方指定账户,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还款。

4.甲方应定期向乙方提供贷款使用情况报告,包括贷款余额、已还本金、利息等。

5.甲方应承担贷款担保责任,在乙方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按照合同约定处理抵押物。

6.甲方有义务对乙方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乙方责任和义务:

1.乙方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银行规定,如实提供个人及二手房的相关信息。

2.乙方有义务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不得逾期。

3.乙方应确保抵押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或设定其他权利负担。

4.乙方应积极配合甲方进行贷款审查和抵押物评估,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资料。

5.乙方有义务在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抵押物过户至甲方名下。

6.乙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甲方支付各项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评估费、保险费、手续费等。

7.乙方有义务在贷款期间,保持抵押物的完好,不得擅自拆除、损坏或进行任何影响抵押物价值的行为。

双方权利:

1.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2.甲方有权对乙方提供的抵押物进行评估,并有权要求乙方提供担保。

3.甲方有权在乙方违约时,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前收回贷款、处置抵押物等。

乙方权利:

1.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贷款资金。

2.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在贷款期间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3.乙方有权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使用贷款资金。

4.乙方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条件下,提前还款或部分还款。

合同金额与支付方式:

本合同项下贷款总额为人民币______元整(大写:______元整),该金额为乙方申请的二手房抵押贷款本金总额。

支付方式如下:

1.首付款支付:

乙方应在签订本合同之日起______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支付首付款人民币______元整(大写:______元整),首付款支付至甲方指定的账户。

2.贷款发放:

甲方应在收到乙方支付的首付款后______个工作日内,将贷款本金人民币______元整(大写:______元整)发放至乙方指定的账户。

3.还款安排:

本贷款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乙方应按月偿还贷款本息。具体还款计划如下:

-每月还款日为______日;

-每月还款金额为人民币______元整(大写:______元整),包括本金和利息;

-还款期限为______年,共计______期。

4.额外费用:

本合同项下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评估费、保险费、担保费、手续费等,将由乙方承担,并在相关费用发生时支付。

5.支付条件:

-乙方支付款项前,应确保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使用非法所得;

-甲方收到乙方支付款项后,应及时出具相应的收据或发票;

-任何支付均应以人民币现金或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

双方应严格按照上述支付方式和时间表执行,如有变更,需双方书面同意并签订补充协议。甲方有权在乙方未按约定支付款项时,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

违约与争议解决机制:

一、违约责任

1.甲方违约责任:

a.若甲方未按约定时间发放贷款,应向乙方支付______%的违约金;

b.若甲方泄露乙方个人信息,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乙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c.若甲方未按约定处置抵押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乙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2.乙方违约责任:

a.若乙方未按约定支付贷款本息,应向甲方支付______%的违约金;

b.若乙方未按约定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导致甲方遭受损失,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甲方损失;

c.若乙方擅自处置抵押物,导致甲方权益受损,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甲方损失。

二、争议解决

1.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发生争议时,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