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讲座.pdf
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人:
高血压病
1、按内科常规治疗。
2、低盐低脂饮食。盐(W克/天,油脂类W25克/天,忌烟限酒,多吃蔬菜水
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钾、钙、镁等微量元素。)
3、运动治疗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踏车、游泳等。老年患者可配合放松
运动和中国传统运动如太极拳;运动时间段:上午9—10点钟,下午4—点钟,
晚假30分钟后;运动持续时间:20—0分钟/天,可分几次完成;运动频率:
5天/周)
4、药物治疗: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
5、心理指导: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完善相关检查。
7、注意:不要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动
作,以免发生意外。
高血压急症急救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纷,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
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
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
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
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
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
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高血压病分为几期
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病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高血压分成三
期。
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
12.0T3.3Kpa(90-100mmHg)之间,休息后能够恢复正常,临床上无心、脑、肾
并发症表现。
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3.3Kpa(lOOmmHg)以上,休
息后不能降至正常,并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者:1、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
检查,有左心室肥大的征象;2眼底检查,见有颅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3
蛋白尿的(或)血浆肌酎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4.7-16.OKpa(110-120mmHg),
并有下列各项一项者:1、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2、左心衰竭;3、肾
功能衰竭;4、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保健预防。
高血压病人的自我及家庭护理
1.高血压病患者,家中必备血压表及听诊器,以随时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
至少晨起、睡前各一次。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3.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是要终生服药,一定要按时服药,牢记“宁可少吃一顿饭,
也不可少次一次药”。要更换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放可换药,不要自行换
药或停药。
4.突然头痛、恶心、呕吐时,人要协助病人:平卧,把头垫高,用湿毛巾敷
在头部;立即测量学压;口服降压药,以快速降压为宜;尽快送往医院就医。
外出是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行动,就地坐下,防止跌倒或发生其他意外。
降压药的新服法
最近,有关专在治疗老年型高血压的过程中,提出并应用了一种新的服药方
法。该新法依据时辰药理学原理,可以更有效地保持血压稳定,预防缺血性脑
中风的发生。
临床实施表明,高血压病人采用清晨醒后一次服药的方法后,可以有效地
控制血压的波动,防止血压在清晨时突然升高,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夜
间睡眠达到预防脑溢血和脑血栓形成的目的。以尼莫地平为例,以往传统的服
药方法是每日服药3次,每次1片;新的服药方法是每日服药1次,每次2片
0(.02克)。临床实践表明,传统的服药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因为人的血
压在24小时内有周期性的节律变化,每天早晨血压升高,下午血压比较平稳,
到夜间睡眠时血压会自行降低。高血压病人也是这样,因此,高血压病人容易
在早晨发生脑溢血,而在夜间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即脑血栓形成。而按照
传统的服药方法,早晨药物发挥作用有限,达不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中午和
傍晚服药后,